《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15·北京)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A.液体肥皂(9.5~10.5)B.菠萝汁(3.3~5.2)C.柠檬汁(2.0~3.0)D.酱油(4.0~5.0)2.(2015·重庆)同样是清洁剂,炉具清洁剂有强碱性,而厕所清洁剂则有强酸性,用这两种清洁剂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一定有误的是()A.测得炉具清洁剂pH=13B.测得厕所清洁剂pH=8C.炉具清洁剂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D.厕所清洁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3.(2015·四川宜宾)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苹果汁葡萄汁牛奶鸡蛋清pH2.9~3.33.5~4.56.3~6.67.6~8.0A.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B.葡萄汁和苹果汁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牛奶和鸡蛋清都接近中性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4.不同物质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pH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盐酸CuSO4溶液NaCl溶液水Na2CO3溶液NaOH溶液pH<7<7=7=7>7>7A.pH<7一定是酸溶液B.pH>7一定是碱溶液C.pH=7一定是盐溶液D.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5.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6.(2015·湖北宜昌)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7.(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B.酸性溶液一定是酸溶液C.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D.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8.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向稀盐酸中加水B.室温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石灰水中加稀盐酸D.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二、非选择题9.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2)厨房清洁剂显________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________色。(3)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其原因是________,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________(填“强”或“弱”)。(4)测量苹果汁pH时,pH试纸是否需要先用蒸馏水润湿________(填“是”或“否”),否则测得的pH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0.(2015·山东德州)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11.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一家化工厂的污水设计排污方案,请你就他们的探究过程回答有关问题。Ⅰ.首先用pH试纸检测污水的酸碱度。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甲: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乙: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湿润,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丙:取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得pH<7(1)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污水显________性。Ⅱ.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测定污水中污染物(设为盐酸)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图示如下:(2)甲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红色,于是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中和”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3)乙同学当观察到________现象时即恰好完全反应,若此时消耗NaOH溶液2g,则污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4)实验过程中,NaOH溶液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且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丙同学利用连接在传感器上的计算机随即绘制出了如图丙所示的溶液的pH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