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教案3缙云县新建小学胡丽红教学目标:1、通过品味重点语句,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五彩池的神奇。2、体悟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再具体的段式结构以及通过比喻将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五彩池的神奇。学习作者通过比喻将景物写具体的方法。教学难点:体悟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再具体的段式结构。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激发兴趣目标:通过教师讲故事引入(文本第一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1、师:小时候,听奶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配乐出示: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2、师:其实奶奶是哄着我玩,可没想到有一天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的五彩池(出示图片)3、揭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人间美景吧。(出示课题:五彩池)。4、想去五彩池看看吗?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吧!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目标:通过引导初读,解决难读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大意。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求: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觉得哪个词特别难读,想提醒大家,就写在作业纸上吧;想想五彩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2、检查生字词:A、有两个小朋友特别想提醒大家,让他们带领大家读读写的词语吧!(实物投影)B、还有同学也想提醒大家读准确的词语,那就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C、这几个词也很难读,你会吗?(自由读——指名读)松潘矗立镰刀细腻咖啡色柠檬黄橄榄绿观察第二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照样子说几个,并写一写。3、交流:初读了课文,五彩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板书:神奇)板块三、学习2、3自然段,体会五彩池的神奇。目标:通过品味重点语句,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五彩池的神奇;体悟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再具体的段式结构以及通过比喻将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方法。1、那五彩池神奇在哪儿呢?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2、3自然段,划划有关的句子,圈出相关的词语,再想想你能读懂什么?写下你的感受!2、反馈交流:1五彩池神奇在哪儿呢?谁想说?A出示: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①神奇在哪里呢?②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个句子,你还读出了什么?师补充:五彩池水池数量非常多。从哪个次看出?(板书:数量多)老师查找资料,总共有693个呢。③那作者是怎么把神奇写出来的?追问:作者用了比喻,你觉得有什么好处?④这样的五彩池,你们喜欢吗?那就用你们的朗读表示吧!自己读一读。⑤指名读。⑥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把这份美丽读出来吧!4、在第二自然段中,你还从哪里体会到神奇?出示: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月牙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①读读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比喻句。)②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③你喜欢哪一句?预设一: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出示)追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师:那你知道一亩有多大吗?老师告诉你们一亩是666平方米,相当于我们12个教室。但小的呢?却只有菜碟这么大,水深小拇指就能触到水底,实在是太——神奇了!男生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大的,女生读小的,能把大小不一的神奇读出来吗?预设二:出示: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月牙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A、还有同学喜欢这一句吗?站起来一起读一读!B、为什么喜欢它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C、仅仅只有这四种形状吗?从哪儿看出来的?D、你们连省略号也注意到了,可真会读书。也就是藏龙山上水池的形状很多(板书:形状多)E、想像一下除了这些书上介绍的形状外,还会有其它神奇的形状吗?你能不能把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