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绵竹市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说明: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a—40Mg—24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6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今年雾霾天气一度笼罩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多地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下列空气中PM2.5增加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燃煤发电B.燃放烟花爆竹C.汽车排放尾气D.建筑工地施工产生扬尘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C.细铁丝在氧气燃烧时发出白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1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BCD14、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被压缩体积变小,这是因为构成气体的分子体积变小。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1—)D.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1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注意保持铁制品洁净与干燥可减少铁制品生锈节约资源。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C.化纤、纯棉、纯毛织品可以用灼烧的方法加以鉴别D.小王早餐食用了油条和豆浆,从平衡膳食考虑,他还应食用适量水果或蔬菜。16、右图是MgS0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的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B.t1℃时,MgS0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7、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CuSO4、NaCl、KNO3B.AgNO3、HCl、HNO3C.Ba(OH)2、Na2SO4、K2CO3D.CaCl2、Na2CO3、H2SO418、将ag铜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A20.0%B30.0%C.27.6%D.10.3%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7分)生物(共10分)化学(共36分)三、(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10分)27、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如右图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物质A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物质B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如图13所示,试问(1)在这个实验中,探究两组变量,要使①和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2号试管放入的物质A为;要使①和③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3号试管放入的物质B为。(2)若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min后取出,滴加碘液,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原因是。(3)再将变蓝的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蓝色最先消失的是。四、(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32分)28.(6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第1页123(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字母序号)。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二氧化碳(2)化石燃料主要含碳元素,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现在正在努力寻找代替它们的新能源,下面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和二十一世纪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可燃冰(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4)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29.(8分)李明同学用图示法来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的化学性质,下图表示二氧化碳与A~D四种间的转化(箭头所指方向表示生成物),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A的组成与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A的化学式是。(2)C的水溶液能让紫色石蕊变红,则反应3所属反应类型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