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继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3、引导学生凭借课本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教学难点: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搜集事例,用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齐读课题)2.复习词语。(1)出示课后的12个词语,指名读,齐读。(2)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找一找和“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3)齐读和“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二、聆听水滴,感知力量。上节课,老师带领大家走进了安徽广德的太极洞,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那块状如卧兔的石头,而是那接连不断的水滴声。你听!(播放水滴声)它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滴着,它滴穿了石头,也滴进了我们的心房,它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给人启迪。你从这滴答滴答的水滴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概括出水滴具有的精神。)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出示句子: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齐读)三、品读名人,感受精神过渡:是呀,这小小的水滴,滴穿的是石头,滴出的是精神!其实在我们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里也有许多像小水滴一样的人。1、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看看文中介绍了哪些像小水滴这样的人?(板书: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2、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三个小故事吗?在你的概括中一定要包含他们取得的成就。(李时珍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巨著《本草纲目》。爱迪生毕生孜孜不倦于电学实验研究,竟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齐白石数十年如一日,天天挥毫作画,不教一日闲过,终于使画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3、师: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指板书,生齐答: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对啊,因为他们都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1理想。4、师:下面就让我们放慢阅读的脚步,品析文字,走进名人,去读懂他们成功的奥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他们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在自己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批注,写上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自学要求)交流李时珍事例:(1)出示描写李时珍事例的句子,指名读。(2)交流:你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李时珍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抓住“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二十几年”等词语)(3)是呀,二十几年,人的一生能有多少这宝贵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几年中,李时珍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不知承受了多少寂寞和艰辛那,他放弃了吗?(生齐:没有!)在这二十几年中,他遍访名医,不知要遭受多少白眼和挫折啊,他放弃了吗?(生齐:没有!)在这二十几年中,他不知亲自品尝过多少带毒的药草,那要面临多少次死亡的威胁啊,他放弃了吗?(生齐:没有!)(4)(补充材料)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当时,行医是受人鄙视的职业,李时珍做医生的父亲为此再也不想让儿子干这一行了,可是李时珍从小立下的志向始终没有动摇过。正是他志向的坚定、目标的专一,打动了父亲,从而使李时珍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二十几年。也正是凭着这份决心,这份艰难的探索,这份不懈的努力,李时珍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出示《本草纲目》资料,学生默读)(5)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感受李时珍那小水滴的精神!(齐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出示:_______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___________。如果我们也能像________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指名回答)(6)师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学习李时珍这一事例的时候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了李时珍像水滴一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此基础上练习有感情朗读。下面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交流下面两个事例。交流爱迪生事例:(1)哪些词最能看出他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学生围绕“迷恋”“毕生”“孜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