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能感知“顺从”、“微笑”表达的意思。3.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并能向他人讲述他的故事。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产生敬佩抗日英雄王二小和憎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认写生字。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朴实,体会王二小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激发他们对英雄的崇敬与怀念。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带或伴奏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听听歌里都唱了什么?2.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新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会认识许多的英雄人物。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英雄,一起读课题――《歌唱二小放牛郎》。二、初读。1.请大家翻开课本,先跟录音小声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放录音)2.课文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请同学们看屏幕,认识的就大声读。(放课件:贪玩敌人扫荡山沟危急昏头昏脑埋伏圈枪炮受骗牺牲)玩耍(与“要”进行比较,跟老师做一下书空练习。)含着(还有哪些字可以和“含”连成词?会读这些词吗?跟老师读一读――含泪、含恨、含情、含苞欲放、包含、含义。)3.出示句子:我正在挑选送给妈妈的节日礼物。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自己读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发现?这个字有两个不同的读音,读书时要注意区分。三、阅读理解。1.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件什么事?2.知道什么是“扫荡”吗?3.(出示课件“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把“危急”换一个词,还可以怎么说?为什么说这是十分危急的时候?请大家默读课文的二、三段,边读边想。4.就在这危急的时候,王二小是怎样做的?理解“顺从”,他为什么要装出听话的样子?5.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结果怎样?在带敌人进埋伏圈时,他想到这个结果了吗?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6.尽管可能牺牲,但他觉得用自己一个人的生命换取几千名乡亲的生命,值得!他相信自己的血不会白流,八路军叔叔一定会消灭可恶的敌人,为自己报仇的!想到这里,他毅然将敌人带入了埋伏圈。“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旁边。我们十三岁的王二小,就这样英勇地牺牲了。”课文最后两段就是对他这种英勇献身精神的赞颂。“干部和老乡得到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里边。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鲜血染红蓝天。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人都含着悲愤,歌唱着二小放牛郎。”)让我们带着对二小的敬佩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话。7.王二小牺牲时,脸上为什么含着微笑?当枪炮声响起的时候,他知道八路军叔叔正在为他报仇;当枪炮声响起的时候,他知道乡亲们的生命保住了。有了他们,总有一天敌人会被赶出我们的国土,有了他们,总有一天中国人民将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想到这里,二小的脸上露出了微笑。8.相信同学们一定被他这种舍生忘死、临危不惧的精神所深深打动!学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总结:能在危难时刻做出令人叹服的正义之举,这就是英雄。四、学写生字。1.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课要求学写的生字。(出示卡片)学生领读。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特别注意一下“染”字,木字底托住了上面的三点水和九,因此它属于上下结构。3.字音都读准了,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练习。(出示:坡――波昏――纸扬――杨抓――爬)仔细观察横线两边的字,有什么发现?每组字的偏旁不同。试着给这些字连词。4.重点指导:(1)玩耍的“耍”字: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写。“而”落在横中线上,“女”的横要长,托住上面的。(2)危急的“危”:先看老师写一遍。横折钩的横落在横中线上。(3)脑筋的“脑”:先看老师写。右边竖折竖的起笔都在横中线上,而且被这条横盖在下面。(4)其他的生字同学们可以自己练习书写,写字时注意每个字中变红的笔画。(教师将主要笔画描红)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仔细观察,一定能把它们写得既正确又美观。每个字练习写一个。五、总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