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会用坐标表示点,能画出点的坐标位置。过程与方法:渗透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数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符号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重点、难点重点:1.能正确地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出点,由点求得坐标。难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出点由点求出坐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都会玩五子棋吧?厉害吗?现在请同学们看棋盘的一部分示意图,你能说出白色棋子应该下在哪个位置吗?学完今天的课,你就会用数学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了。你们想不想学?二、探究新知类似于利用数轴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结合上节课学习的有序数对,回答问题:如图:你能找到一种办法来确定平面内五子棋白色棋子的位置吗?出示图片师:我们之前学过用数轴确定一个点的坐标,这个白色的五子棋位置可以用一条数轴来描述吗?生:不能师:那用几条数轴能确定白色棋子的位置?生:两条师:这两条数轴应该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重合的位置又叫什么呢?生:两条数轴垂直,重合的点称为原点。师: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2.引入新知问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什么组成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rectangularcoordinatesystem).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x-axis)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y轴(y-axis)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的坐标:我们用一对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坐标.表示方法为(a,b).a是点对应横轴上的数值,b是点在纵轴上对应的数值.学生讨论直角坐标系的特征注意:两条数轴(l)互相垂直;(2)原点重合;(3)通常取向右、向上为正方向;(4)单位长度一般取相同的选择:出示四个图形,判断哪个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说明其他不是直角坐标系的原因。问题2: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被坐标系分成了几个部分?分别叫什么?问题3: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何确定一个点的坐标?由点写坐标练习: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A、B、C、E、F、G、H、T、O各点的坐标.由坐标描点:在平面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3,2)B(5,3)C(-2,3)D(-3,-3)E(5,-4)F(-4,2)G(-2,-4)H(3,-4)三、合作探究:问题4:原点O的坐标是什么?x轴和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问题5: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有何特点?归纳:四、巩固练习:1、请写出A、B、C的坐标:A()、B()、C()2、若D、E的坐标分别为:(2,-2)、(-2,-3),请在图中标出来;说明A、B、C、D、E分别在第几象限。3、原点O的坐标是(),横轴上的点的坐标为(x,),纵轴上的点坐标为(,y)4、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五、课堂小结1、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______、原点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2、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是:⑴点P(x,y)在第一象限,则x0,y0.⑵点P(x,y)在第二象限,则x0,y0.⑶点P(x,y)在第三象限,则x0,y0.⑷点P(x,y)在第四象限,则x0,y0.3、原点O的坐标是(),横轴上的点的坐标为(x,),纵轴上的点坐标为(,y)设计意图:回顾学过的知识,总结本节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六、课后作业课后习题7.11、2、3、4题七、教学反思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本节课教学上比较容易,课程中概念性知识比较多。实际上,在小学的《排与列》这一章学生就已经接触过有序数对,连写法都已经知道,所以我就把由点来找坐标以及由坐标来确定点的位置来作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因此在引课的时候就用五子棋来引课,很自然地就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和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就会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讲一讲,画一画,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