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作文教学方法的推广与整合各位老师,晚上好,我今天讲座的内容是有效作文教学方法的推广与整合。我先来说说我是怎么与两位大师结缘的。一结缘两位大师我参加工作已有22个年头了,一直在小学语文这个战壕里混战,记得刚毕业时,带的是一年级,然后跟着班级上,教到三年级了,要教作文了,我一头雾水,完全不知从何下手。利用暑假时间,我学习了一套作文教学的光盘,作了一大本笔记,从句到段再到篇,从审题到选材,再到紧扣中心,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都进行了非常详细地指导,我就这样中规中矩的进行着我的作文教学。到07年的时候,学校突然要我参加一个作文优质课比赛,我懵了,怎么上呢,平常上作文课都是非常随意地,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想讲多久讲多久,但优质课就不一样了,它有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于是,我有幸得知了“快乐作文”这个概念,知道了李白坚这么一位作文教学大师。“快乐作文”就像一股春风吹进我的课堂,我当时上了一堂《快乐作文吃花生》,在当时的城区作文优质课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后来这堂课还被多次送教下乡,获得了一致好评。再后来,我们班级的作文课堂就是欢声一片了,再也没有学生怕写作文了,再也没有学生上作文课咬笔头皱眉头了。大概是09年的时候,有一次在看薛法根老师的博客的时候,看到他一篇文章叫《第三类教师》我认识了管建刚,知道了管建刚写的三本书《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我立即网购了这三本书,并且一口气就把他们读完了。我实在是太钦佩他了。就像他的文章〈不做教书匠〉中写的一样,他的确不是教书匠。从此管建刚作文教学也走进了我的课堂。二推广篇我的研修专题为“有效作文教学方法的推广与整合”,既是推广,我们就得先要了解。先来了解一下李白坚的“快乐作文”吧李白坚是上海大学的教授,他用十多年时间系统地研究了课程性质、教学理念、形式和方法,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情感需要出发,采用“快乐大作文”教学法,使作文教学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美好境界,迅速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快乐大作文”是以游戏为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轻松地赢得“攫取生活材料”和“产生写作激情”这两大写作基本条件。为学生步入写作的美好殿堂,洞开趣味而科学的大门。用“快乐大作文”教学方法给孩子们上课,他们就可以摆脱对作文的畏惧,上到十次左右的课,他们就会喜欢作文;如果持续一个学期,则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大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写作将成为他们的一种思维习惯,并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任何需要文字进行的表达。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快乐作文的确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了。我的快乐作文教学课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将自然事物带进课堂,比如花生,糖果,石子,稻谷,蔬菜等,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有序地描写的能力;一类是带学生做游戏创设素材。针对你不同的训练点,可以设计不同的游戏。训练动作描写的可以带着同学们演哑剧,训练语言描写的可以玩擂台游戏或是传话游戏,每一种游戏,都会有它的训练测重点。再来说说管建刚作文教学吧,他有九大作文教学主张:“兴趣”重于“技能”;“生活”重于“生成”;“发现”重于“观察”;“讲评”重于“指导”;“多改”重于“多写”;“真实”重于“虚构”;“文心”重于“文字”;“课外”重于“课内”;“写作”重于“阅读”。说实话,他这九个主张就抽了我九鞭子呀。我曾经的作文教学全被他推翻了,几乎是变成了一片废墟。最让我有感触的是其中的两点,一讲评重于指导,管老师认为,学生写作文前不要指导,你说的越多,对学生的束缚就越多。管老师上公开课就是上讲评课,他的讲评课少不了挑刺这个环节,这就是写作技巧的指导了。他归纳出了许多习作中常见的病症,而这些病症往往是被我们许多语文老师忽略掉了的,比如,说病,关联病,心想病,记得有一次病,大眼病,哑巴病等等,治好这些病,学生的语言会更简练,文章会更鲜活。我把这些病症都做成了微课,可以让学生们看。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微信的方式发给家长给学生看,有需要的老师可以添加关注公众号“邹小燕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