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诗两首教学要求1.认识“枕虑”2个生字,会写“枕、撒、考、虑、湿”5个生字。2.阅读诗歌,了解诗意,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太阳、热爱生活的情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3.抓住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重点难点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2.激发学生热爱太阳、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文化熏陶,创设情景。2.揭示课题,读题。板书:太阳的话二、初读课文1.翻书,读文。2.认读生词。3.分节读文,正音。4.交流:读文后,知道了什么?5.默读,质疑。自读,解疑。6.小组合作学习:分享收获,合作解疑。7.梳理未解之疑。三、品读感悟(一)品读第一节。1.语言引入,创设情景。2.指名读1节。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太阳急切、渴望的心情。(二)品读第二节。1.太阳这么急切地想进到小屋里,要做什么呢?齐读第2节。2.品读第1句。(1)师配乐范读,生想象画面。(2)此时,你想到了什么?相机指导朗读。(3)配乐欣赏图片。(4)齐读1句。(5)拓展:太阳还带来了哪些美好的事物?板书:花束、亮光、温暖、露水3.品读第2句。(1)女生读。(2)这么美好的生活,你还愿意继续赖在床上吗?指导读“快起来„„看见我的到来”。(3)齐读“快起来……看见我的到来”。(4)引读“让你们的心……心的空间”。(5)你读懂了什么?谈体会,相机指导读。(6)回归板书,总结全文。板书:洒满心间四、拓展提升此时此刻,你想对太阳说什么?教学反思:在新课程中,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新课程下突现语文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而这种美或表现于形象,或交融于景色,或流露于情感,或蕴含于理念,或发之于节奏韵律,或见之于语言文字。总之,爱美,是人的天性,也是小学生基本的心理需求。美好的事与物,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情趣,更能激发他们追求美的动力。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发掘教材中美感因素,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在语言上受到美的感染,在思想上受到美的教育,在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以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学习,以达到开发智能,提高素质,塑造美好心灵的目的。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zhěntoujiémáosǎmǎnlùshui【答案】枕头睫毛撒满露水二、我能填。()的花束()的香气()的露水【答案】(金黄)的小河(林间)的香气(满身)的露水三、根据课文填空。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温暖和露珠撒满你们的心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一猜:有朵花,人喜爱,有时闭来有时开,雨天开在大街上,花根就在手中栽。提示:生活用品2.你猜出来了吗?(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伞的一首小诗。板书:伞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2.认读生词。考虑淋湿3.指名读文,正音。4.交流:文中有几次对话?(两次)是谁和谁的对话?(我和雨伞的对话。)5.默读,质疑。自读,解疑。“考虑”是什么意思?6.小组合作学习:分享收获,合作解疑。“考虑”就是“思考、探索问题”。7.梳理未解之疑。三、品读感悟(一)品读第一次对话。1.“我”向伞提出了什么问题?(你喜欢太阳晒还是雨淋?)“伞”是怎么回答的?(我考虑的不是这些。)板书:雨天,不让大家的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2.从“伞”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1)无论是被太阳暴晒,还是被大雨淋,伞都不认为是很痛苦的事。(2)伞对日日被雨淋暴晒毫不在乎。3.指名读第一次对话。读出“我”疑问的语气,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读出伞的不怕吃苦的乐观精神。(二)品读第二次对话。1.那么伞在乎的是什么?2.品读第2次对话。师配乐范读,生想象画面。此时,你想到了什么?预设:伞舍己为人,真了不起。伞处处想的是为别人着想,时时想着照顾、保护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