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新乡市实验小学刘巧敏“年月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46页—49页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能力目标: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情感目标:结合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观察整理记录卡学生:不同年份的年历卡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本环节设计:通过学生生活经验,引发年月日的已有知识基础,情境中渗透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的情感教育。)1、(播放课件)美丽的校园照片。提出问题:你知道我们学校是那一年建立的吗?2、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呢?3、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又是什么时间举办的?4、生活中值得纪念的日子,你还知道哪些?(学生说一说)5、引入课题,板书:年月日(二)在引导、自主探究中发现、学习新知(本环节设计: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引导作用。1、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并借助年历卡,观察、整理、记录、交流来了解年月日;2、在观察、发现、交流、验证中,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从而突破难点。)1、观察年历卡,探究年月日及它们之间关系(1)关于年月日,你们都了解了哪些知识?(学生说一说,如:)生:我知道一年有365天,有的月份是31天或30天…(2)学生借助年历卡,自主探究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小组活动:观察、整理、记录。(教师参与小组交流,个别引导。)(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适当评价。板书:一年有12个月。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共有7个月)30天的月份有:4、6、9、11(共有4个月)2月有:28天或29天一年有(365)天,算式:2、教学介绍:大月、小月、平年、闰年(1)根据学生观察汇报,介绍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课件演示并板书)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那么有30天的月份,就称为“小月”。(课件:大月、小月演示,2月28天或29天)当二月有28天时,人们就把这一年叫做“平年”,平年一年有365天;当二月有29天的时,人们就把这一年叫做“闰年”,闰年一年有366天。(2)记忆法1》要记住每个月的天数,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吗?(学生说一说)“拳头记忆法”:伸出左手、握拳,拳头凸起来的地方表示大月,大月有31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小月,小月30天;2月除外。8月再从1月的地方数起。“歌诀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月),31天永不差,四、六、九、冬(十一月)30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1”加。问:“腊”指的是几月?“冬”呢?(学生说)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学生记一记)3》练习:(课件:抢答,下面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3、观察、探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1)由二月份天数判断平年闰年:2)探究由计算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1、如果不知道二月份的天数,怎样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观察1993-2004年平年闰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汇报)如:4年里有一个闰年。师:(补充概括)通常在连续的四年里有一个闰年,三个平年。(课件演示)2、引导验证:年份÷4,你会有什么发现?(学生活动,汇报总结)生:年份÷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就是闰年。师:(补充小结)我们就可以用“年份÷4”的方法来判断平年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就是平年。3、练习:判断下面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三)情境练习,巩固运用(本环节练习设计: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并拓展延伸课外科学知识:年月日的来历。)1、口答:(1)一年里有()月,其中大月有()个,小月有()个。(2)大月每月()天,小月每月()天,平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