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课题(苏教版)第七章、第20课、美丽的丹顶鹤教材分析《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写了丹顶鹤的美丽外形以及它们每年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徒习性。课文即将丹顶鹤写的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又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渗透于丹顶鹤的描绘介绍之中,有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学情分析学生对丹顶鹤的了解甚少,由此,采用多媒体课件,图文结合使得课文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地方,只需要对文中的“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稍加理解。教学时的重点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丹顶鹤的美丽与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善良单纯的学生,当了解到丹顶鹤为数不多的现状,一定会产生对丹顶鹤的怜惜之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等词语的意思。3、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4、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2、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揭题初步感知出示丹顶鹤图片1、播放课文录音,让自己在头脑中想象丹顶鹤的美丽。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跟生字相关的词语。出示相关词语,比赛读。由读得最好的学生充当老师教读。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精读2、3自然段。找出描写丹顶鹤美丽的句子。学生交流,学生看到一张张美丽的图片,兴趣高涨。1、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朗读中,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印象2、由于生字已经逐一讲解过,读音难度不大。比赛读,充当老师教读,学生兴趣高涨。1、通过课文朗读,能回答出相关问题。直观地了解丹顶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2、学习词语,激起学生比赶超意识。1、练习读课文,学会提炼主要信息。2、了解丹顶鹤的美丽。初步学习课文知识拓展布置作业老师指导。同时学习比喻句。(同步出示相关图片。)介绍丹顶鹤的形体美和姿态美。对照图片。练习“有的、、、、、、有的、、、、、、句式”并背诵自己喜欢的相关句子。3、学习第4自然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丹顶鹤把黄海之滨当成了第二故乡。粗略讲解丹顶鹤第一故乡相关知识。拓展数字成语和无()无()的成语。丹顶鹤这么美丽,可世界上现存的数量很少。播放音乐《丹顶鹤的故事》,讲解人们对丹顶鹤的残忍现实,出示一段丹顶鹤自述的文字。完成练习册。设计一幅保护丹顶鹤道德宣传图片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难度不大,但学会说比喻句有一定难度。3、学生理解难度不大。无()无()的成语。储备相对较少。了解了丹顶鹤的美丽,学生一定会对丹顶鹤产生保护意识。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学会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巩固句式。指导背诵,加深感知。3、了解丹顶鹤的迁徙习性。并介绍两个故乡。储备成语。体会丹顶鹤生活的快乐。呼吁学生树立保护丹顶鹤的意识。巩固知识,树立保护意识板书设计美丽的丹顶鹤颜色美洁白、鲜红、黑形态美长姿态美高雅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你教的非常棒,简直都要超过老师了2、小朋友们太聪明啦,连电脑叔叔都忍不住要给你们鼓掌啦。(利用课件,插入掌声)3、小朋友们真善良,我们谁都不忍心去伤害这么美丽的丹顶鹤的。教学反思优点:看到一张张美丽的图片,学生想要了解丹顶鹤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当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丹顶鹤的美丽时,学生的想象力出奇丰富;要求通过读体会丹顶鹤的快乐生活也达到了预设的效果。缺点:从整体的过程来看,指导学生朗读方法不灵活,缺乏简练、精确的语言;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一节课的训练点自己感觉还不够,以后的教学中争取做到精讲精练。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自己像经过一次洗礼,在成长的道路上又加了一次油,有很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