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给老师的一封信》中反思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投稿人:陈功琴联系方式: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五一农场中学邮编:830011联系电话:15809911917从学生的《给老师的一封信》中反思小学信息技术教学2014年2月20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二天,就有五年级三个班的三节课。学期伊始就让同学们给老师写封信吧,把同学们平时没有机会给老师说的话写出来,让我听听他们的心声和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三节课后我收上来了100多份学生写给我的信,一下子收到这么多都署过名的信还真高兴!我开始兴致勃勃地一封接一封的阅读起来,总结归纳起来同学们的主要想法有以下几点:1、很怀念三年级还被老师称作“小朋友”的时候,说那时候学的电脑绘画和打字没有难度还很有意思,最喜欢老师课堂剩余时间给同学们看的小动画和老师让玩的小游戏。2、四、五年级时老师讲课内容变难了、速度变快了,同学们跟不上了,感觉吃力了,学习没有兴趣了。3、主课要记得东西已经很多了,没有很大的精力去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副课。信息技术课堂上老师让记背的理论知识太多了,记不住。4、学生会把老师当做榜样,他们看到了老师的优点:认真、有耐心,讲课清楚,声音好听。学生会感恩,他们心里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好,对他们的爱和宽容。针对同学们反映出来的问题,结合新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经过反思,我认为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应该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快乐、轻松地氛围中学习,在不断体验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中健康成长。五一班刘择成同学说:“信息老师,您应该多给我们一些玩的时间来和无聊的学习时间混在一起,好吗?”从这位同学的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任务重以及学习的枯燥乏味,他们渴望在学习中娱乐,在快乐中学习。老师尽量把课备到脱稿的形式,课堂上多启发、多引导,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上的操作步骤。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结合老师的提示从而解决问题。老师回归到课堂组织者的位置,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容学会。备课的时候多收集一些好的实例和素材,用于在课堂上方便快捷的教学及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同学们的操作能力。还可以收集一些有趣的视频、动画、益智小游戏、字谜等,课堂上用来调节学生情绪和减轻学习压力。丰富的课堂内容,让快乐的同学更积极,让消极的同学不再沉默。小学信息技术科程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自主性很大,同时也要求信息技术老师的创造力和总体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的能力要强。这时,选好一本教材和因材施教就显得很重要。立足让学生学有所获,快乐学习的根本,在教学中,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可以适度地放慢课程进度和降低学习难度,保持好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浓缩教材中的知识点,突出重点地讲解,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和积累。不要让学生总感觉老师讲课难、速度快、跟不上,学习吃力了,没有兴趣了。保持个人魅力,做一名好老师。个人魅力不仅仅指良好的外表形象,而更应该注重内涵和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可以深深的吸引学生,让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护和包容孩子,他们心里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好,他们会感恩,会去爱,会以你为榜样。教育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学有所获,需要老师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智慧。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受到教育带来的乐趣,让我们共同成长,迎接充满希望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