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反思(五)12月23日的研修我们在机房上机学习了微课的制作和几何画板的使用,一天的学习,大家都尽头十足,兴奋不已。这样的课在工作中更切合实际更加实用,加上授课老师和班主任左老师不厌其烦的精心指导,以至于大家到放学仍然迟迟不肯离开。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他们,包容他们,相信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只要我们付出了,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为此,今后的工作中,我努力做好:1、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构建数感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12月22日在新乡十中观摩两位教师的活动课,也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这两节课中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两位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数学。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工作十多年了,虽然在工作中自己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这离我所追求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集体备课、研修活动培养了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唤醒了教师推进新课程的意识,中学数学研修正在逐渐由“经验型”向“反思型”和“研究型”群体发展。在我看来,课改与教研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还需提高到对实践本身的深入反思,使“研”更有深度;同时有效地利用数学教师的博客,与同行交流思想,为学生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