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温故而知新】1、基因在染色体上;2、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3、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形排列;4、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发现问题】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可能1: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可能2:DNA是遗传物质;可能3:两者都是遗传物质;可能4:两者都不是遗传物质。【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认识到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当时对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还没发现类似的结构特点。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20世纪30年代: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DNA的4种脱氧核苷酸,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PA腺嘌呤脱氧核糖PG鸟嘌呤脱氧核糖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PT胸腺嘧啶脱氧核糖PC胞嘧啶脱氧核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证据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原核生物,拟核S型:①菌体有多糖类荚膜;②菌落表面光滑;③有毒性。R型:①菌体无多糖类荚膜;②菌落表面粗糙;③无毒性。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菌R活菌与S死菌混合注射注射R型活细菌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小鼠不死亡格里菲思实验中的对比1和2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活菌无毒,S活菌有毒。2和3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鼠体内有S活菌才死亡。1、2、3分别和4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在小鼠体内,部分R菌转化成了S活菌。格里菲思的推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进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成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现代遗传学的解释:(这种转化的实质)外源的S菌的DNA与R菌的DNA间实现了DNA重组(或基因重组)。使R菌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荚膜S基因DNAS型细菌细胞破坏,S基因保持完整S基因R型细菌DNA重组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DNA重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目的:方法:探究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R型菌的培养基R型菌的培养基R型菌R型菌S型菌的DNAR型菌S型菌S型菌的蛋白质或荚膜多糖R型菌结果及结论:R型菌的培养基R型菌S型菌的DNA+DNA酶R型菌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活S菌荚膜多糖脂肪蛋白质DNADNA+DNA酶分别在培养基上与R菌混合培养RRRRRSS子代[08江苏]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D[原创]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正确的是:A、活R菌与死S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转化出了S菌是因为基因突变B、用DNA酶处理S菌DNA与活R菌混合,不会出现S菌C、格林菲思用活R菌与死S菌混合导致小鼠死亡,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R菌转化为S菌,是因为S菌的染色体融合到了R菌的细胞核中B[例]某学者重复了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设计0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对照B.本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若5组加入DNA和DNA酶,也会出现S型D.1组中转化成的S菌与普通S菌毒性相同C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思路:实验材料:将DNA和蛋白质完全分开,分别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大肠杆菌T2噬菌体关于病毒:①没有细胞结构③没有代谢相关的酶,严格的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