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2、过程性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通过自学形成概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自我理解意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重难点是:重点: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谁愿意来像老师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呢?生: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师:回答的真准确,谁还能再说说?生: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师:你们真棒,今天老师将和你们继续来研究有关直线的问题,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板书:两条直线)二、教授新知:(一)师: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老师想考验一下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生:敢。师:从你们的回答声中,老师能听出来你们非常的自信。请孩子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支笔在自己的课桌上摆一摆,看看谁摆出的情况最多?(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师:老师回家自己也动手摆了摆,摆了四种,同学们有没有画四种的?那有没有比四种多的?那就请你来黑板上摆一摆你所画的。师:咱班的学生动手能力果然很强,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摆的几组,我们来一块儿看看,你能不能试着给他们分一分类,小组交流一下。生1:(2)和(3)是一类,(1)和(4)是一类,根据是看他们是不是交叉到一块儿。生2:(1)(2)(4)是一类,(3)是一类。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只不过在数学上我们把(1)(4)这两种情况称作相交,而不说交叉,(2)、(3)我们暂时把他们归到不相交的这一类里边。(板书:相交、不相交)师:前面的复习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两条直线具有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的特征,老师现在将(2)、(3)像两端延伸一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呢。(课件进行展示)生:(2)不管怎么延伸都不会相交,(3)像左端延伸的相交了右端开口越来越大。师:现在不相交那他们是不是永不相交呢?请画有这两种情况的同学试着延伸一下看看。(学生延伸)师:谁来说说通过延伸你发现了什么?生:通过延伸,(2)这种情况延伸后相交了,而(3)却没有相交。师:同学们表达得可真清楚,通过延伸我们可以判断两直线是否会相交,有么有一种方法不用延伸就能判断出呢?注意看两条直线的方向。(二)师:(2)经过延伸相交了我们也把他归到相交的那一类里。师:同学们请再仔细观察一下在我们相交这一类中,有相交成锐角的、有相交成钝角的、也有相交成直角的。师:你们想不想知道不相交和相交成直角的这两种情况在我们数学中把它们叫着什么吗?生:想知道(三)自主学习师: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求知的强烈,在学习前老师还有些小小的建议,请看(出示课件)1、在阅读的时候请仔细阅读,找到你想知道的。2、在看的时候请用横线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3、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关键词标记出来(比如:你可以在关键词下面用或是标记)4、在你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号。师:同学们老师的建议都知道了吗?生:知道了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认真学习56-57页的知识,然后和自己的同桌交流交流。三、知识乐分享(1)通过自学我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什么,怎么记?怎么读?(板书:平行)(2)通过自学我知道了相交成直角的叫做什么,怎么记?怎么读?师:你能带着读一读吗?(板书:垂直)生:能(有学生带着学生进行概念的学习)师:(平行与垂直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你们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