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意思的方法,初步培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了解问句的三种类型。4.初步培养学生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提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学习第1段。教学过程一、审题。1.揭题读题。你见过的白杨是长在什么地方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白杨是长在戈壁滩的(简介大戈壁)2.设置悬念。课文围绕白杨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呢?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搞清它。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按要求自学课文。(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3)划出不懂的地方。2.检查自学情况。(1)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新疆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2)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如“浑黄一体”,可联系前面的“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来理解。(3)指名读课文,及时进行讲评。(4)质疑问难。三、学习第一段。1.第1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2.第2.3自然段:这是一个“自问自答”从哪儿可以看出白杨树很多?“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指的是什么?3.用“虽然--但是--”来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例:虽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是白杨树长得高大挺拔。)4.指导朗读,加深理解。四、课堂练习。课后习题4。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学习提示”;读懂第2.3段,总结全文,。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课后习题4)二、学习“学习提示”。(1)默读“学习提示”:它告诉我们读懂句子里含着的意思的方法是什么?(2)强化对方法的理解:这种方法分成哪两个步骤来进行?三、学习第二段。1.默读思考。(1)“一位旅客”和“卫士”各指的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2)从哥哥和小妹妹的谈话中可以看出白杨外形特点是什么?(3)从字面上看。爸爸介绍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2.交流自学情况,及时给予评价。3.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完成课后习题2。4.朗读指导。四、学习第三段。1.作者连用了几个“只晓得”?把它们划出来。并认真读这些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现在孩子们认识到了白杨的哪些优秀品质?3.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从字面上看是讲什么的?联系上下文想它所含着的意思是什么?五、总结全文。1.课文中的爸爸是怎么样的人?2.你认为作者哪些地方写得好?(随机进行朗读指导)。3.交流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方法,六、课堂作业。1.填空。在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中,“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实际上指的是();“几棵小树”指是();“风沙”指的是()。2.完成课后练习。参考资料:关于课后习题1.第1题:概括地说,是荒凉而恶劣的环境。具体见第1自然段。2.第2题:第(1)句为“哪里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干”;第(2)句为“不管是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3.第3题:第(1)句是有疑而问;第(2)句是自问自答;第(3)句是无疑而问,是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即没有这么大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