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并举”学校教育文化建设讲座听后感2015.11.25永康市城西小学王珍教育的道路有大师的点拨会让我们豁然开朗,他们的见识、眼光可以让我们看到今后努力的方向,今天下午听了吴克强教授的讲座,有几点令人印象深刻。很多现代人都会认为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家长会认为把孩子送来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不是的!在学心理咨询师C证培训时周贤老师就说过“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情!”吴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家庭教育文化景观,它就像一棵树,家长教育就是树根,家庭教育就是树干,学校教育是树枝,社会教育是枝叶,孩子的成就就是果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家庭教育。只有父母提供给孩子足够的成长营养,孩子才能吸取营养得以成长。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老师在同一个班级教出来的学生,有的优秀,有的差劲。吴教授自己造了“坑爹”一字,并指出:每个坑爹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坑孩子的爹!现在问题孩子越来越多,归根大部分就是父母本身存在问题,这也让我联想起了某位名人说的那一句话:“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的成年人没有资格成为合格的父母。”面对家长所谓在家孩子不听话,孩子的一句“老师没有布置”,家长就束手无策,求助于老师,这是治标不治本的!看似孩子缺乏自觉性,爸爸妈妈应该反思下我们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与自己对孩子教育之间的差距。在此,极力推荐《颜氏家训》,吴教授说颜家出了很多名人,看其目录就可以知道教训的内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哪都一样!希望对年轻父母可以有所帮助。关于学校教育,也不禁使人从心底发出一丝丝凉,古时候的尊师重教是种正能量。可如今的教师却无专业地位,是处在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中。任何人都可以对教育、教师指手画脚,主流媒体更是把教师的一举一动视作眼中钉,总要鸡蛋里挑骨头,使得教师的尊严都没处安放,使得教师的权益无人争取。当家长为了所谓的“我的孩子不可能……”与老师产生争执时,当你为了孩子把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这都怪我自己,从小……”这是父母对的爱吗?我觉得不是!长此以往,最终受吃亏的只有是孩子,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悲哀呢?老师和家长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做到正视问题,然后帮助我们的孩子解决问题,不仅是在学校生活中是这样,将来出了社会遇到事也是这样。关于经典诵读,吴教授今天我们指明了方向,并且让我们知道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吴教授的“叉子是不能用来喝汤的”我想会深深记在心底。“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孩子的读书需要及时雨啊!低段学生可以读一读养成规范的《弟子规》,不是为了背,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用它来规范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十万个为什么》、《山海经》这类益智类的书籍让学生博览一番就可以,没必要细读,做到拓宽视野就可以。文学经典则需要细细读背,像《论语》、《道德经》。吴老师在自己孩子三年级暑假利用一个暑假背诵了正本《道德经》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这才是正真负责人的爸爸,将来有机会要在自己孩子身上实验一下,让老祖宗的文化精髓伴随孩子一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时可以不求甚解,文学经典的积淀待到年纪时,自会有一番不一样的感悟。《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千家诗》这类陶冶类的书籍要会诵读,让自己更能掌握语感、节奏等语言方面的特点。文化:生生不息,教育:薪火传承,真的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