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的严峻性。2.综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3.结合相关时政材料,分析说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4.知道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二)过程与方法1.本课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而零散,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分阶段记忆。2.要结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对其加以分析,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3.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能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青少年应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贡献。二、教学重点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与环境恶化的危害。三、教学难点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四、教学准备最新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图片,并了解相关知识。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新课讲解:1、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破坏。2、人口现状的影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我国的资源国情与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随着我国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加上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4、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与环境恶化的危害。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环境恶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5、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侧重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角度)(1)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大,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6、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那么它的目的与要求分别是什么?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实施战略10多年来,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公民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进一步增强。8、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那么青少年能够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贡献呢?我们青少年应该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象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