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景丰小学:何明涛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吗?狼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学生:(凶残、狡猾。)2.你还了解狼的哪些知识吗?(简介资料)(狼:哺乳动物,犬科,性格残暴,平时单独或雌雄同居,冬季往往集合成群,袭击各种野物和家禽,是畜牧业的主要害兽之一。有时也伤害人类,毛皮可以做成大衣、褥、帽等。)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学习后,你可能对狼有一些新的认识。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三、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1.出示阅读思考提示:思考题1: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思考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组交流讨论。3.汇报。汇报思考题1。甲组: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概括地说他采取了两项措施:①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②雇请猎人捕杀狼。乙组:这项决定的结果是①狼等野兽被猎人杀了很多。经过25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豹子等)也被猎杀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②同时,鹿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地生长繁育,自由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③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④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4.追问:什么原因是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的?(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数量急急剧下降。)5.追问思考题2:凯巴伯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看作美丽善良化身的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甲:狼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维护了鹿群的相对稳定。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这样就保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6.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五、总结扩展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六、作业1.课下收集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以“环保手抄报”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听听他们的感受。板书:《鹿和狼的故事》保护鹿------从四千到十万下令消灭狼------25年灭六千多罗斯福结果---狼被灭,鹿病死。森林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