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美学欣赏VIP免费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美学欣赏_第1页
1/7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美学欣赏_第2页
2/7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美学欣赏_第3页
3/7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美学欣赏一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新馆大门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毗邻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投资达3.39亿元的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其中忠王府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地面一层为主,局部二层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摘自“百度百科”】二新馆的整体布局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现代化延续。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三新馆的设计风格新馆的设计遵循“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和“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成为苏州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和标志性建筑。新馆以“化整为零”的手法进行设计,从地面上看,建筑的体量不大,与周围的环境很协调。在高度上也不与忠王府争夺制高点,仅用灰白的调子与之相衬,营造协调感。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新馆也设计成以地面一层与地下一层为主的结构。同时新馆设计也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庭园中的竹和树,姿态优美,线条柔和,在与建筑刚柔相济的对比中,产生了和谐之美。紫藤园西南方的那棵紫藤树,嫁接着从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手植的紫藤上修剪下来的枝蔓,以示延续苏州文化的血脉。同时也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但又不完全同于传统,新馆的庭院,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就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意在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在布景设计上,新馆从某种意义上讲沿用了日本美秀博物馆的某些风格。美秀博物馆整体设计取材于日本江户时代的农舍,入口处的山洞和过桥给人前往圣地的感觉,其灵感来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在苏州博物馆新馆西面,有一面三层楼高的大型水幕墙,从墙顶注入的水流横向拉伸,沿着横向或斜向凸起的黑石墙面,翻卷出几何造型的白色水花,流入下面的荷花池,不禁让人联想到《流杯渠》中“激曲萦飞箭,浮沟泛满卮。”诗句。四新馆的色调新馆没有使用华丽,铺张的色彩,只是以苏州最具代表性的黑、白两种颜色作为整个博物馆的基本色调,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用白色粉墙作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但不同的是传统那些随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五神奇的贝氏采光贝聿铭喜爱的“光线魔术”在新馆的建造上得到再一次体现。场馆内斑驳的光影在钢结构和木条遮阳板中反复交错,“让光线来做设计”这一幕也曾出现在贝聿铭设计的美秀博物馆中。新馆借鉴了中国传统的“老虎天窗”的做法,即将天窗开在中央大厅屋顶的最中间部位,光线透过不同图案中的木纹遮光板条滤下,令人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绣球中。大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美学欣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