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家庭教育》第三章《引导孩子正确做事》教学设计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二十一小学张民民教学话题:家长应怎样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掌握做事的技能和技巧。教学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孩子做事时的表现即是他内在的行为习惯的外在表现。二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精力旺盛,接受事物快,在这一时期家长应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全面教育。首先就要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纠正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受益终生。教学分析:《引导孩子正确做事》是二年级《家庭教育》的第三章。本章教材以儿童少年养成教育为宗旨,以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特征为依据,以培养引导儿童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做事的技能和技巧为主要内容。在本章教材中,专家们针对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认识误区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鲜活、生动的案例分析为家长介绍有关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科学知识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本节课的,使家长在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孩子文明守纪、引导孩子独立自主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并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2、能力目标:在家校共同探讨中培养家长们养成遇事不着急,教育孩子不急于求成的习惯,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中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情感目标:通过案例深入浅出的分析探讨,使家长们感同身受;通过老师诚恳的建议,给家长们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有价值的借鉴,使家长们认识到父母对于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要性及家长学校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家校共同探讨,使家长在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孩子文明守纪、引导孩子独立自主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并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教学难点:在家校共同探讨中培养家长们养成遇事不着急,教育孩子不急于求成的习惯,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中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时间:两课时(40分钟一节的,如果是上大课,则是一次大课时间)教学年级:二年级学生家长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2、学法:实验法;作业实习法;探究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教学过程:一、提出目标(一)【导入话语】:各位家长,很高兴大家能够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到我们家长学校与我们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今天,我们就“引导孩子正确做事”这一主题来和大家共同学习。法国学者培根在他的著作《习惯论》中这样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我们中国也有句"三岁定八十"的老话,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孩子做事时的表现即是他内在的行为习惯的外在表现。所以,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个人的行动。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做事也就决定了孩子今后人生的发展情况,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生课程。(二)【设计理念】:用培根的名言导入课程,使家长从课程开始就能把握住本课的主要内容,也能使家长提起对课程的兴趣,重视起家长学校的教学。二、情景展示。(一)【情景显示】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关于孩子人际交往、文明守纪、独立自主做事的短片。(详见二年级课本第三单元案例一,案例二、三,案例四、六。)(二)【归纳总结】1、这些孩子的表现可能多多少少会让您想起自己的孩子或您认识的某个孩子,可能您现在脑海中已经出现了“小犟牛”、“小馋猫”、“小无赖”、“小依赖”等字眼,那么,您认为他们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他们的这些问题跟他们的行为习惯有什么关系呢?请家长朋友们试着去归纳一下吧。2、家长总结后,教师帮助进行梳理,归类。(三)【设计理念】:教学短片的播放,使家长很清楚的认识到今天的教学重点并在观看短片时对自己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产生一定的迁移认识。三、问题探究。(一)【老师过渡】家长朋友们都各抒己见,试着对这些情况做出了问题的归纳,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关于孩子人际交往方2面的,2、关于孩子在文明守纪方面的,3、关于孩子独立自主能力方面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