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东津镇中心小学:何元芳学习目标: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能做水的溶解性实验,通过观察砂糖、红糖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3能够仔细、耐心观察实验现象并积极主动的与同组同学相互合作交流,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教学重点: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并能分辨出什么物体在水中可以溶解,什么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教学难点:知道加快物体溶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教学准备:教师用具:砂糖、红糖、一盆凉水、一瓶热水学生每小组一份:一次性杯子4只,一次性筷子4支;砂糖、砂子、粉笔、食盐、面粉、味精和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问题1、给学生讲《小猴买糖》的故事,引入新课,《糖到哪里去了》2、提出问题:砂糖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3.对问题作出推测(估计学生有以下几种说法)。(1)化了;(2)到水里去了;(3)变得很小了,到水里去了;(4)变得很小很小,分散到水里去了。二、研究“溶解”现象1、设计实验:学生仍然会设计用砂糖放入水里观察;教师建议改用红糖进行实验。2、实验操作:(师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刚放入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后红糖在水中的变化结论3、交流结果4、得出结论:红糖颗粒在水中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像砂糖、红糖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溶解现象。三、运用知识,增进积累刚才我们学习了“溶解”这个现在,在生活中那些物质溶解,那些物质不溶解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物品溶不溶解?将砂子、粉笔、食盐、面粉、味精和五香粉等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哪些物品溶解了,哪些物品没有溶解。1.学生讨论实验方法。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3.学生实验并完成下表。(师强调实验要求)物品面粉食盐五香粉味精砂粉笔猜想结论4.交流实验结果。四、研究如何加快物品在水中的溶解。1、提出问题:怎样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2、小组交流提出方案学生会想出很多的办法做实验,比如:用热水来溶解,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不停地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上三种方法一起使用等。3、小组实验,完善方案。五、课堂小结,体验收获各位小科学家们,通过今天的观察,你们有什么样的收获?学到了那些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