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结合课文情境理解“斩钉截铁、小心翼翼、铭刻”的意思。2.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的变化。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理解和体会。教学过程:一、启发探究,理解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齐读课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课文题目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的话。上边有一个双引号。)你的发现很重要。这话是谁对谁说的?(爸爸对我说的)2.引导学生朗读课题。爸爸对我说——如果有人问:我该把这条鱼怎么样?如果有人问:我该把哪条鱼放掉?如果有人问:我能不能不把这条鱼放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同一句话能读出不同的重音,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也就不一样。我们祖国的语言表达真是丰富多彩啊!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过渡:现在就请同学们放生声读这篇语言优美的课文。遇到生字词把它画出来,让老师听到你读书的声音。1.出示生字:必垂汤钓钩竿未允规毫(1)指名读。你真会预习,还没教就会了。(2)引入汉字理据比较学习形近字“钩”和“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相近,谁发现?(“钩”和“钓”)怎样才能记住它们呢?(儿歌会意法:一点鱼饵钓钓钓,带上弯钩钩钩钩。)像这种特别相近的字以后我们要会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好,我们检查一下是不是真的会了。出示练习:()住()鱼铁()垂()2.出示词语;必须汤姆铭刻允许从未见过钓鱼鱼钩鱼竿泛起涟漪遵守规定夜幕初垂小心翼翼斩钉截铁。生字都会了,那这些词语会不会?指名读——齐读。1三、整体感知,把握内容过渡:生字词大家都掌握得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放掉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是一条什么鱼?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1.出示: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在这句话中的横线上加一个词,爸爸是怎样说的?(低沉、坚持自己的、斩钉截铁、意味深长、语重心长)2.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了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请你在前后横线上各加一句话。谁愿意交流自己的看法?(指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允许钓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汤姆钓到大鲈鱼,爸爸严肃地要他把鲈鱼放掉,汤姆很不情愿地把鲈鱼放掉。)3.小结主要内容的概念和概括方法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一件事情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说清楚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四、引入情境,品读钓鱼过渡: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事情的起因,汤姆是怎样钓鱼的?课文哪几小节写汤姆钓鱼?(一至四小节)自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要把它读好了,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汤姆在钓鱼。(指导读出钓鱼的浪漫和景色的美好。)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他读得正确流利。看一下,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去做什么)(板书:去钓鱼)(1)我们中国人喜欢什么时候钓鱼?生:早上。师:外国人喜欢钓鱼,但却是在晚上,这叫浪漫,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你再来读一次,提醒你一下,“明月”、“慢慢”这两个词特别注意一下。(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得很有感情,大有进步。)(2)从“夜幕初垂”品读钓鱼情境。什么叫夜幕初垂?(夜幕刚刚降落下来)“垂”怎么讲?(挂下来的意思。)依据字理理解“垂”。出示:(垂是花叶繁茂,下接于土的像形,所以垂有低下的意思。成语有“垂头丧气”、垂涎三尺。由低下而引申出流传的意思,如永垂不朽、青史垂名。由低下引申出接近之义,如垂老、垂暮、垂死挣扎等。)好一起来书空。2.过渡:汤姆是第一次去钓鱼吗?答案就藏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谁来读第二自然段。2(1)理解词语:涟漪现在你是钓鱼能手,什么是涟漪?(鱼饵抛下水面时,荡出的一圈圈波纹。)这两个字为什么都是三点水?(与水有关)。你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