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第一节土壤管理一、松土除草二、地面覆盖三、土壤改良回到第四章一、松土除草1.松土、除草及其意义松土疏松表土,切断毛细管联系,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通透性,加速有机质分解与转化,从而提高土壤的综合营养水平,有利于树木生长。除草排除杂草灌木对水肥气热光的竞争,避免杂草、灌木、藤蔓对树木的危害。意义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性质,不断供给树木生长所需水分、养分,为其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保持整洁、美观,减少尘土飞扬。2.松土对象•种植5年内的幼树;•散生树或列植树;•棕榈树;•灌木植物。3.松土除草的次数通常一年松土2-3次:第一次:春3-4月第二次:6月第三次:11-12月随时清除杂草。4.松土范围与深度新栽树松土范围:•一般以树木为中心直径1M范围,去除杂草,作成园盘。•树穴内(路面有铺装)棕榈树及灌木松土范围•修边30CM。松土深度•一般6-10CM。靠近干基浅,远离干基深。小结二、地面覆盖1.作用2.材料1.作用•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温度及湿度;•减少裸露,减少杂草生长,为树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增加美观、整洁。2.材料•活地被物:主要是台湾草、红草、绿草、黄金叶、福建茶、黄榕等。•树穴围护砖:东山区很多路树都在做这工作。小结三、土壤改良(一)深挖扩穴、熟化土壤(二)土壤质地改良(三)土壤PH值的调节(四)盐碱土的改良(五)土壤改良剂的应用(一)深挖扩穴、熟化土壤1.根系分布范围2.深挖扩穴时间3.范围与深度4.做法5.间隔年限1.根系分布范围•一般是树冠的滴水线附近。•棕榈植物约30-50CM。•栽植穴限制根系的生长。2.深挖扩穴时间•秋季9-10月,冬春季12月下旬至1月树木萌芽前进行。有利恢复与生长。•生长旺季会因伤根失水而导致树木褪绿发黄,要到第二年才能恢复。3.范围与深度深度:一般60-100CM。最好比根系的分布层稍深或稍远,以诱导根系向纵深生长,扩大吸收范围,提高根系的抗逆性。范围:一般新栽树第一次是沿种植穴边缘,环状或辐射状逐渐向外扩(树盘深耕)。大树可按树冠垂直投影或根系分布的实际情况来定。4.做法•深翻结合施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实际还要视栽植地土壤状况。5.间隔年限•一次深挖扩穴后可保持多年,不用每年都进行,一般4-5年一次。(二)土壤质地改良•1.要求•2.改良方法1.要求•理想的土壤是:50%气体空间、50%固体颗粒(有机质5%矿物质45%),通透性好。•黏重土:土壤板结、渍水,通透性差,容易引起根腐;•沙质土:漏水、漏肥,容易发生干旱。2.改良方法(1)增施有机质(2)掺沙改良(1)增施有机质•土壤含沙太多或太黏时,可增施有机质肥,如:泥炭、堆肥等,有机肥应先腐熟。•一般100M2的施用量≤2.5M3,约增加3CM表土。(2)掺沙改良①土质太黏应结合施有机肥掺入粗沙(不能用细沙,细沙使土壤坚实)。掺沙量:原有土壤体积的1/3。②土质太沙在结合施用有机肥时掺入种植土。(三)土壤PH值的调节•一般情况下,土质适合树木的生长,但由于有时施用有机质太多,使土壤偏酸,必须进行调节。•下面是使土壤向中性变化所需的碳酸钙用量表使土壤向中性变化所需的碳酸钙用量•在施用有机质时或有机肥沤制时可加入适量生石灰,一方面快腐熟,另一方面可调节PH值。(四)盐碱土的改良1.危害•主要是沿海,土壤含盐量>0.2%时会产生盐害及离子毒害,根系难以从中吸收水分与营养物质,引起“生理干旱”和营养缺乏症,树木生势差,早衰。2.方法①设置排灌系统引淡水洗盐,隔20-40米,挖1M深、1.5M宽的排水沟,沟底宽0.5-1.0M.。引水灌溉洗盐到<0.1%②深耕搁置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③勤中耕并地面覆盖,减少水分蒸发,防止盐碱上升。(五)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概念•是根据团粒结构形成的原理,利用植物残体、泥炭、褐煤等为原料,从中抽取腐殖酸、纤维素、木质素、多糖羧酸类等物质,作为团聚土粒的胶结剂;或模拟天然团粒胶结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所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分为天然土壤结构改良剂和合成土壤结构改良剂二大类。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应用效果•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