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六届广州市教育装备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李子珍(从化市街口街团星小学440184016004)摘要:本文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指出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低年级语文学科整合的必然趋势,并提出了实现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整合的具体做法。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有效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不仅仅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更要求学生在其他学科横向发展,这就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1、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声音、图像、文字、颜色、光彩,视听并举,向学生头脑中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由此传递情感信息、语文信息,形象具体,学生能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从而身不由己地被吸引并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在低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很多课文都渗透着自然科学的知识,而现代的信息技术正好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就给学生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对种子的传播感性的经验是很少的,这时,如果老师能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那么学生就能够从画面中直观地看到植物传播中的过程了。3、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如:可以再现课文中的场景,事情发生的经过。比如:在教学抗日战争题材的《王二小》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离那个时代已经很久远了,如果光凭老师的叙述是无法让他们体会到日寇的疯狂与残暴的,这时,如果能给学生播放一段故事的实录,就能给学生的感官带来刺激作用,学生不仅领会了文章内容,也使他们的爱憎情感得到有效的激发了。那我们该如何做到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整合呢?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1、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激发兴趣。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前提和保证。所以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中,灵活运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就能非常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我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荷叶吗?你们看(出示课件1:荷叶图)这圆圆的荷叶像什么呢?随着孩子们的回答,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画面上出现了形如圆盘、又像小伞一样的荷叶,一句诗一样的话跃入了大家的眼帘: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教师引言:同学们,你们看见了吗?这一池的荷叶,大的、小的,圆圆的,绿绿的,多可爱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吧!这样,在音和画的享受中,学生的心弦一下子被扣住了,他们的思维、兴趣很快便集中到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难点,化难为易。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虽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悟意。如《称象》一课有个生字“照”,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受先前所学“力”的影响,在书写时往往把“刀”会写成“力”。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