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口琴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VIP免费

对口琴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_第1页
1/3
对口琴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_第2页
2/3
对口琴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_第3页
3/3
对口琴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口琴由于体积小、携带方便、经济实惠、简单易学、便于普及,有固定音高、音区宽广,音色优美,适宜演奏多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成为音乐课堂学生参与感受与体验音乐的有效乐器。口琴进入音乐课堂教学,既丰富了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而目前口琴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教师没有对口琴教学进行仔细的研究,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演奏。针对口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提高口琴教学的效率,使口琴艺术在学生中得到了普及。1、激发学生学习口琴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口琴也是这样。在学生开始学习吹奏口琴前,我先将收集到的口琴演奏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很受鼓舞,他们想不到小小的口琴能发出这样美妙的音乐,学习热情高涨。然后教师要在示范演奏中,让学生明白口琴是用吹气和吸气两种方法来演奏发声的,在吹单孔单音时,含孔的嘴型就好像是用嘴吹蜡烛的形状吹或吸一个音孔并发音。这时学生就能对照口琴音位图吹出单音了。口琴教学中一般都是从单孔单音(旧式单音)开始,首先要认识乐器的构造、发音原理和方法,找出音与音之间吹吸的排列规律,然后记往这些音的位置,并通过小小的乐曲练习巩固,让学生达到吹吸自如的程度。最后在音乐知识的支持下,经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学生大都能不同程度的掌握方法。教师总结吹的音1、3、5,吸的音2、4、6、7,并且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在黑板上,接着在中音区用1、2、3、4、5五个音编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曲练习,使学生在初学时感到获得成功的愉快,从而加强学习口琴的自信心。2、教给学生记住音的排列位置口琴音位是按吹吸有规律的排列,这是为了在演奏过程中让呼吸流畅,而音阶的练习,不但能锻炼呼吸,还能通过练习让学生记住固定音高的位置。我将常用的音按高低排列起来,要求每次练习前先练习音阶(个别音位与音阶不附,是口琴音位排列的方式,主要是为方便吹奏),并变换不同的节奏进行练习,如下例学生通过上面的练习,掌握了口琴上常用音位置的排列,将学生熟悉的儿歌如:《小星星》、《粉刷匠》等乐谱展示给学生,由于学生会唱,所以学习的欲望很强烈,也就很快学会了乐曲。3、教给学生简谱知识和视唱能力学生在学会几首乐曲之后,已经不满足教师给他们的乐谱,会试着吹自己喜欢的乐曲了。这时教给学生简谱知识,在每次练习之前先进行乐谱的视唱练习,让学生知道拿到一首乐谱应该怎样去练习吹奏,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口琴学习的质量。4、教给学生解决乐曲吹奏中的呼吸问题在乐曲练习中,往往有些乐曲吹音或吸音频繁出现,吹奏者呼吸不流畅,因而吹奏的乐曲不连惯、不完整。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乐谱中标出吹或吸的标记,引导学生在这个位置调整呼吸;或者将这个乐曲移调演奏,如乐谱吸音太多,用移调的办法可能改变了吹吸的关系,让吹奏流畅,也可能移调后乐曲色彩明亮,旋律清晰,更好听了。同时,移调丰富了口琴演奏的曲库。如:上例如果用C调口琴吹奏,那旋律比F调低了四度,且吹音多、吸音少,造成呼吸紧张,音乐效果低沉,没有生气。如果将乐曲移到C调,按下面的乐谱吹奏,就能吹吸自如,也在童声演唱的音域内,音乐效果将有明显的变化。如:5、纠正吹奏过程中出现的毛病(1)要求找到口琴的高音与低音,将高音持在右手,24孔口琴从第9孔开始吹1音。(2)口含孔太大会造成吹奏出来的音色不清脆,有杂音,正确的含孔就像嘴吹蜡烛的形状,用口盖住琴格。(3)吹奏时要养成用手移动口琴的习惯,口不要离开口琴,换气时也是这样,这样在气息的支持下,演奏的音乐连惯、流畅,很有感染力。总的说来,作为新课标中学生进行音乐实践的乐器口琴,重点在于把基本音阶吹扎实了,再通过不同节奏的练习曲的练习,使呼吸能控制的比较自如,这样就成功了一大半,然后在练习乐曲时,遇到连续吹或连续吸的音的时候,先设计好吹气或呼气的换气点,尽可能地让吹奏的旋律连惯流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口琴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