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溆浦县卢峰镇中学:张湘华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书信的写法;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释抽象道理的好处;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爱情教育,初步理解爱情的真谛。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习方法:自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人类自有史以来,爱情一直被传唱不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这是关于爱情的成语;牛郎织女、天仙配,这是关于爱情的传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关于爱情的诗句;还有爱情的俗语: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正困扰着你,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情思正等着你长大,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中得到启示。二、简介苏霍姆林斯基(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信息)。过渡:这样一个世界闻名的教育家,是用什么形式给女儿解释爱情的呢?好,是故事。这个故事具体体现在文中哪些段落?三、“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童话故事?四、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上帝从人的眼神中看到的东西上帝的反应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故事中为什么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呢?3、“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4、作者通过故事告诉了女儿“什么是爱情”?五、合作探究:结合课文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的:1、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2、怎样理解“人成了大地的上帝”?3、只有他善于像人那样去爱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4、怎样理解“人成了大地的上帝”?六、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播放音乐《最浪漫的事》,学生情感得到进一步深化。2、课外搜集有关爱情的诗歌、小说、散文等,与大家共赏。七、板书设计:第一次:爱情致女儿的信第二次:忠诚爱情高于生理需要,她充满人性之光辉第三次:心灵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