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踩踏事故逃生法则VIP免费

踩踏事故逃生法则_第1页
1/2
踩踏事故逃生法则_第2页
2/2
踩踏事故逃生法则意识到危险时,奔跑、逃生,是人类的本能。大多数都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引发拥挤甚至踩踏。有时危险就在我们身旁,而我们浑然不知。现整理了踩踏事故逃生法则,以备不时之需。一、不慎倒地时的救命姿势1.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头部。2.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3.在拥挤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二、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形1.人多是发生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故事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等。2.当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或只是蹲下来系鞋带),后面人群未留意,没有止步,发生踩踏。3.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4.人群情绪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发生踩踏。5.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三、发生踩踏事故的预防和自救方法1.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的方向走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6.若不幸被人群挤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9.在人群骚动时,注意脚下,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组织有序疏散。四、如何对他人的急救1.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实施CPR。五、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建议1.安全教育永不停止,要结合时事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比如本次上海外滩事故后,及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2.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跟孩子讲解踩踏事件可能发生的因素,让孩子从小形成危险意识,自觉远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踩踏发生的几率。3.教育孩子要熟悉所赴区域内所有的安全出口。4.发生踩踏事故后,孩子大多会产生恐惧,没有安全感;少部分会产生自责和内疚。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在孩子身边,尽可能地多陪伴孩子。5.倾听及理解孩子的感受,包括意识形态、情绪和行为等;让孩子确认自己目前安全,增加安全感。6.教孩子勇敢面对,告诉孩子人生有很多事不可知,更不可控;鼓励孩子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用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宠物陪伴。7.避免对孩子过多的干扰,包括采访探视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心理专家的参与下,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8.但不要百依百顺,以免产生继发性获益。六、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踩踏事故逃生法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