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10件案件的心得体会XX县区泰安堂大药房经营假药心脑联通胶囊案办案心得最近几年通江局在药品流通领域出重拳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取得了成效,遏制了违法行为,震慑了违法行为人。对XX县区泰安堂大药房经营假药心脑联通胶囊一案的查处,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一、认真审查资料,案情浮出水面2011年5月25日,我局执法人员得到群众举报后,到XX县区泰安堂大药房对该药房经营的心脑联通胶囊进行检查,该品种外观看似无差异,国家局网站上也能查到相关信息,该药房未建立首营品种和首营企业档案,但索取的产品资料齐全(复印件均盖有鲜章),并有随货同行的销售出库单(盖有企业鲜章),发现销售出库单上是贵州太和药业有限公司,而签订的购销合同上供货方为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执法人员没有忽略这一看似文字上的问题,而是对产品资料进行更为细致的检查,发现说明书上未标明核准日期和修改日期、质量标准及生产企业联系电话等内容,对该品种进行了抽样取证,进行协查。经协查,该品种标明的生产企业和批号均真实存在,但抽样的样品为假冒产品。当前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一些人急功近利、道德缺失,缺乏诚信意识,为了获取不义之财不惜干一些伤天害理之事。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也让一些人心理不平衡而不惜铤而走险。加之现在制假售假行为越来越隐蔽,手段尤其是包装印刷越来越逼真,真假辨别,这就需要我们执法人员注重案件每一个细节,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二、假药交易背后的秘密从近几年查处的假劣药品典型案件来看,无论案源来自监督抽验、日常监管还是举报投诉,凡是涉案药品被认定为假劣药的,除过期失效、发霉变质、名称混淆(后两者多发生于中药饮片)等少数情况外,绝大多数假劣药品背后都附带购进渠道不明这一共性问题。成因有二:一则业务员、推销员、过票挂靠个体人员等大量从事药品销售人员鱼龙混杂,身份真假难第1页共3页辨;二则网络越来越普及,网上药品招商广告铺天盖地,高额的利润使药品经营使用单位难抵诱惑。在利益的驱使下,药品把关之门依然形同虚设。XX县区泰安堂大药房正是从网站上查得心脑联通胶囊的信息后,按网络上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声称为公司业务员的人送货上门,同时附有产品资料和销售单据,致使当事人放松了验收把关。三、以案查案,掌握规律在日常监管中,按gsp要求,严格资料审查,查看票货是否相符,提供的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两者经营范围(批发、中成药、饮片、西药等)是否一致,法人代表、注册地址是否一样、是否同一家公司加盖的原章,谁生产、谁代理、个人身份材料等是否俱全;检验报告、样品、说明书等材料是否一清二楚,一些制假售假者分不清楚,很容易在细微处露出尾巴。假药流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代销形式(销后付款)或租赁药店专柜进行销售;二是包装及说明书上标明的主治功能均为治疗阳痿早泄、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类风湿、前列腺炎等病症;三是来源混乱,主要是以邮购方式从外地购入,销售人员流动性大,提供的生产厂家或公司证照、法人委托书均系伪造,无正规销售发票,只有送货单,入库验收记录不全;四是虚高定价,低价购进,高价销售,牟取暴利,坑害消费者;五是包装、说明书上未标明生产厂家联系电话,有的联系电话为空号。四、发挥社会监督,形成社会打假氛围制假售假行为越来越隐蔽,手段尤其是包装印刷越来越逼真,不仅消费者难以辨别,甚至专业打假人员都难以辨认。通江局积极探索,采取多举措,形成全社会关注药品打假的氛围,一是定期通过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宣传《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及简易假劣药识别方法,提高广大群众的知假识假水平;二是拓展公众参与度,畅通举报渠道,不定期将国家局通报的假劣药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向公众发送,公布举报电话、邮箱及手机号码,让老百姓方便举报违法行为,每个举报案件做到让老百姓满意的回复;三是完善举报奖励机制,对举报查实的案件分级进行奖励,并对奖励措施进行宣传,让更多消费者不知道奖励机制,提高积极性;四是积极发挥药品义务监督员作用第2页共3页和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药品从业人员是假劣药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