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媒体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积极作用的探索广播和报纸、电视等媒体一样,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同时也是为公众服务的信息传播机构。近两年多来,XX人民广播电台精心策划并推出的“走进墟日”、“走进社区”、“走进校园”等系列贴近性广播栏目,把广播办到乡镇、办到社区、办到到校园,以“走进”实现“贴近”,着力打造建立在群众利益之上,建立在党和政府与群众血肉联系之上的广播媒体公信力。20XX年4月21日上午,一场由XX人民广播电台和XX人民广播电台共同策划讨的大型活动“现代农村——走进莘口墟日”在XX市XX县区莘口镇举行。数万名赶墟的农民现场听取了来自省城和地方的一百多名农业、卫生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有关方面知识的宣传,并就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咨询。在现场,XX农林大学叶垂阳教授手举一个大脐橙向农民朋友讲解种植高产优质水果的方法;XX省农科院植保所邱良妙高级农艺师耐心地向现场农民介绍毛竹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方法;XX县区农民施名盛介绍自己放弃大城市发展项目,回乡养殖南江黄羊种羊,为山区农民提供优质肉羊品种的经过。现场经验传授,进一步增进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这次活动还安排了一系列精彩的文艺演出,同时还专门开辟时段,请莘口镇农民诗社的诗人们登台朗诵农民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活动现场通过XX人民广播电台向全省现场直播达2小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系列贴近性栏目,为的是体现人民群众在广播传播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广播宣传的主要对象。《走进墟日》这样的活动,XX人民广播电台已经有2年多的实践经验,全市十二个县(市、区)都留下了直播组工作人中的足迹,并被农民朋友亲切誉为XX人自己的“心连心服务队”。该节目也获得“XX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第一个创新奖,受到专家们的好评。第1页共4页在认真总结把广播办到农村墟场的成功经验之后,XX人民广播电台又于今年推出了“走进社区”和“走进校园”等贴近性现场直播栏目,进一步发挥广播媒体“机动灵活、易于组织、传播快捷、影响面广”的特点,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满足群众需求。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台里专门成立了一个面对未成年人,服务学校、服务社区的直播小组。利用市青少年宫广场这个阵地,联合社区,把老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居民请上舞台,让孩子们说自己想说的心里话,演自己能演的节目,在融洽的氛围里增进交流,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有一位孩子在参加活动后对笔者说:“平时在学校和家里面对老师和父母,承受太多功课压力,缺少亲和的交流,所以心里有话也不敢随便说。参加‘走进社区’这样的活动,既能欣赏到好节目,又能和大家平等交流,感到很开心。”为了和孩子们有更多的交流,让孩子们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XX人民广播电台还主动和学校联系,把广播办到校园。去年上半年在XX学院举办的一场活动吸引了全校学子们的关注,两千多个位置的学院礼堂座无虚席,精彩的演出和心里交流尽显广播魅力和学子风采。学院领导和老师评价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广播宣传必须更好地以“走进”来实现“贴近”,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及时、准确、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只有这样,广播媒体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方面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发挥广播媒体宣传作用应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坚持“三贴近”,树立广播媒体公信力。基层是生产和工作的第一线,那里聚集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所思所需,是我们党和政府最关注的。新闻从业者要到基层去,贴近最困难的地方,贴近群众意见多的地方,贴近工作推不开的地方,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包括广播在内的中国媒体的性质和任务使然。去年7月7日,XX县区消防大队战士郑忠华在营救出被洪水围困的6名群众后落水失踪。事件发生后,XX人民广播电台第2页共4页记者第一时间赶到将乐,自找交通工具,赶往离县城几十公里外的出事地点,深入采访了一大批参加搜救的干部群众、消防官兵。7月11日中午,已经在水中浸泡了四天的烈士遗体终于被搜救人员找到,当时记者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