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历史任课教师工作计划历史任课老师工作安排导语: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务,不肯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历史任课老师工作安排,欢迎阅读!历史任课老师工作安排1一、基本状况分析1、学生状况分析第1页共16页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实力强。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相识水平。2、教材简析中学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教材的编写实行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详细的历史问题。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肯定的学问积累,才第2页共16页能高屋建瓴。二、教学目的及任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务、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实力的培育。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相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相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自信念,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质量目标第3页共16页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0%,优秀率为25%。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30%。四、重点工作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学问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果。五、详细措施1、做好初中学连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中学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2、在详细教学过程中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第4页共16页矢。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视察学生上课状态。上课力求精干、实在。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学问整理,因材施教。4、做好学问的巩固,注意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加学生的应试实力。5、注意授课语言的精确,精确适用以下词汇“了解”“驾驭”“重点学习”“学问迁移”。历史任课老师工作安排2第5页共16页一,指导思想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探讨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究高三教学模式,增加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实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二,工作目标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驾驭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务,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第6页共16页2,变更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实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实力。3,采纳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相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增加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育学生正确的历史观。4,加强教研,探讨高考和高考试题,注意学问的迁移和运用,第7页共16页精选习题。5,进行有效学问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学问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刚好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6,学生的学科成果在优秀率,平均成果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具体安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支配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安排的盲目性,必定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第8页共16页2,老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具体探讨。大纲中对学问驾驭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具体的解读说明,老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老师一讲究竟,老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