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复读中心地理测试题(7)胡爱军(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图1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1回答1~3题。1.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2.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纬度C.季风D.洋流3.为发展种植业,以下四个地点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A.①-跨流域调水B.②-推广滴灌技术C.③-海水淡化D.④-修建大型水库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邯郸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4~6题。4.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A.作物品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形因素5.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A.昼夜温差小B.夜间多云C.强风D.大气逆辐射弱16.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与不浇湿喷水的麦田相比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C.花期不变D.花期滞后读图3、图4,完成7~8题。7.图示信息表明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B.图3的比例尺比图4小C.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D.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8.某游客于当地区时7月1日9时出发,用3小时沿甲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入。该路段及汽车行驶方向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读图,完成9~10题。9.森林景观出现在A.甲B.乙C.丙D.丁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B.冬季在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C.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D.丁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下图为27°N某山地1月5个不同坡度R值随坡向变化曲线(R为起伏地形下太阳辐射与水平面太阳辐射之比)。其中坡向从正北开始,顺时针方向度量,即正北为0°,正东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读图回答11~12题。211.同一坡度,1月地表获得太阳辐射差异最小的是()A.东坡和西坡B.东坡和南坡C.西坡和北坡D.南坡和北坡12.该山地南坡(最大坡度在60°以上)太阳辐射随坡度增加的变化趋势是A.一直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如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13~15题。13.根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4.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A.A、D、G、B、FB.B、E、D、A、FC.G、B、A、E、DD.G、F、B、D、A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东北某黑土丘陵区南北坡坡度相同其坡度小于东西坡,各坡向降水差异很小。读下图完成16~17题。316.两个年份该区域各坡向侵蚀沟密度A.西南坡大于东南坡B.东南坡大于西北坡C.南北坡大于东西坡D.西北坡大于东北坡17.侵蚀沟密度表现为南坡大于北坡的自然原因是A.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风力侵蚀力大B.南坡为阳坡,积雪融化快,流水作用强C.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降水侵蚀力大D.北坡为阴坡,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第18~20题。18.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