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职工作,全力服务化学教学化学实验室工作技巧旬阳城关二中:王太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实验室工作的教师除了做好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外,更主要的是要辅助好化学教学工作,服务好化学教学工作。为了科学管理,更好服务教学,我谈一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一、提前准备好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器材。每一个新学期开学后,主动参加化学教研活动,了解化学教师人数,课表重合多少,初步确定教师演示实验所需器材的准备套数(这样做是为了提前准备器材,保证器材完好,方便教师领取);根据学生人数和学校实验条件,和化学教师共同确定学生实验分组的数目;实验室张贴一份本学期化学教学进度表,根据教学进度,在每个单元新课开始前,主动参加教研活动,和化学教师一起,逐一确定需要做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并根据实验室条件,确定教师补充的演示实验。做好这些工作,我对什么时间该准备什么实验器材就心中有数了,在化学教师需要之前,提前在实验室备好演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分套装在提篮中,当教师来领取时,填好领取单、清点好器材就可以了(或根据教师的要求,只需要做少量的调整),快捷方便,不挡务时间,更主要的是提前准备的器材,自己对缺少什么器材、原有的器材有什么问题、需要做什么清理、调整等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保证了教师领取的器材是完好的,也保证了实验效果。对学生实验,提前分类准备好所需要的仪器、用品,配好并分装所需要的试剂、备好备用器材;所有的学生实验内容,自己先利用准备的器材,先做一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当接到学生实验通知单后,能尽快摆放好仪器和用品,能保证按时进行实验,并保证实验效果。二、精心组织学生实验。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曾出现的学生实验秩序较乱、仪器损坏多、实验过后小组间的器材放乱、效果不佳等情况,我和科任教师经过探索,总结出一套较实用的学生实验组织、实施过程:每一次学生实验之前,和化学教师一起确定实验内容、所需的器材、实验步骤、拟定注意事项。学生先把实验内容、步骤进行提前预习;进实验室前教师讲解注意事项,把一一列出实验器材的小纸条,分发给每一位实验小组的组长,然后采用:组长先进入实验室清点器材→学生进入、进行实验→课任教师、实验教师共同巡查、指导→学生整理器材→组长配合实验教师清点验收→离开实验室的流程,这样保证学生实验过程有序进行,学生也养成良好实验的习惯,且学生得到教师及时指导,实验技能和效果也提高了;对学校来讲,大大减少器材的损坏、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每一场学生实验结束后,我要及时补充药品,更换破损的器材,整理记录,利用一个课间时间,就能保证下一节课学生实验的正常进行。1三、做好仪器的清洗、保管,及时做好各种登记。仔细清洗仪器,科学保管、存放,可以有效延长器材使用寿命。初中化学实验每一个学期具有明显的特征:上学期以制气实验为主,制气装置使用频率较高;下学期以酸碱盐性质实验为主,试管使用量较大,制气装置多用于演示实验;部分器材一学年使用一次等。除了常规处理外,我特别注意对橡胶管的处理、试管的清洗,以延长使用寿命。由于制取气体用到酸或高锰酸钾这样的氧化性强的药品,制气装置不用了,及时把导管和橡胶管分开,把导管清洗干净,晾干保管;橡胶管先用稀碱液清洗,再用清水冲洗,凉干后凃滑石粉放阴凉处保管,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否则,时间稍长点,橡胶管就老化、龟裂,甚至老化后粘在玻璃管上,用小刀也不容易刮干净,更换时很不方便;做过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的试管,尤其是铁的性质实验的试管,时间长了,内壁会有铁锈附着,很难一下子清洗干净,这时要先用稀酸浸泡,再刷洗,装过石灰水的试管和烧杯也一样。时间长了管内和烧杯壁上都附有白色的碳酸钙。很难一下子清洗干净,这时要先用稀酸浸泡,再刷洗,一定要有耐心,晾干后分规格保管。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