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在我校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也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糕。在交际活动中,有的学生心里想的挺不错,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表达不完整。还有的学生自由会话时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可一到正式发言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大部分初中学生口语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等等。可见培养好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势在必行。新课改新课标并没有解决我们英语教学的根本性问题。“哑巴英语”仍是困惑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也是外语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症结。主要原因肯定有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有以下几方面:1,.教育观念的制约刚毕业的时候,恨不得每节课都开设口语听力单元,把自己最新的英语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内容多,课时少,学生不重视,参与度不高。老教师说没用的··什么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大城市比中等城市好,中等城市比小城市好,而小城市又比农村好呢?这是大环境的作用。在农村或相对偏僻的不发达地区,学了英语,你不但找不到用武之地,甚至连使用外语的氛围都感受不到。家长认识不够,不重视,没有投资,哪有回报。2.培养目标的制约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英语人才?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四年大学学完后算不算人材了?英语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这些在课程标准九级目标体系里有明确要求,可是中高考单一的考察方式,并不能真正检测学生的英语水平。更严重的是,缺乏语言应用语境,学生实践机会少。而且目前教学中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分配也有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3.教师素质的制约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都知道,要想使学生重视某门学科,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要求,首先得让他们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产生这一浓厚的兴趣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敬重老师的人格,佩服他的学识,甚至欣赏他的特长及言行。因此,教师至少应具备三方面的素质:(1)高尚完美的师表形象、稳定独特的人格魅力。要让学生佩服你、崇敬你。(2)厚实精湛的学科知识、灵活先进的授课技艺。要让学生相信你、羡慕你、并被你吸引。(3)豁达开明的广阔胸怀、和蔼幽默的待人风格。如果不具备以上素质,你凭什么去激发学生对你这门学科的兴趣?你又有什么能耐去消除学生的疑虑,增强他们的信心呢?但是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有些英语教师尽管口语很好,但他们对英语教学法知之甚少,而“说”口语和“教”口语毕竟是两码事。这样就导致了英语口语教学走向两个极端。一部分教师基本上否认或低估教师讲授的必要性,一味地强调语言的使用而忽视了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做pairwork和groupwork,而往往这种漫无边际的练习,使整个课堂陷入失控局面;而另一种极端是教师对语言错误难以容忍,过分着重于讲解语法、句子结构、词汇和词组运用。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很多学生会不愿或害怕多说,从而挫伤了他们的交际积极性。这两种极端教学方式无益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其相同后果是使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时缺乏深度和广度,影响了语言使用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因此对英语教师进行必要的专业口语或听力的训练,专业研修是很有必要的。4.教学用书的制约教材对口语能力的制约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多是阅读难度较大的文学作品或者说明文。并不适合听说训练,而初中教材,尤其是我县使用的新版的冀教版英语教材内容贴近生活,话题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非常好的口语资源高中教材更适合读写训练,初中教材更适合听说训练,虽然没有相应的口语教材,校本课程开发不到位。而课标所提倡的听说课,视听课在我们农村初中都得不到落实。但是,我课题组认为,对现行教材进行重组,综合利用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初中也是听说能力训练的最佳时期,是培养英语学习的自信心的有效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学生对英语课程的认识和自我认知也进行了调研。当前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的综合认识,不能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来看待英语课程,因此借着中高考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