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作文挥洒自如(类别:小教文理科)作者:郭力联系电话:15309189181作者单位:商州区沙河子镇碾子凹小学是否在刊物上发表:否如何让学生作文挥洒自如2014年度深化课堂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成果参评稿——沙河子镇碾子凹小学郭力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优劣的重要尺度。作文非常重要,不容小看,那么如何才能在作文教学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呢?十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第一要务乃是培养其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几乎所有语文教学工作者都意识到:要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首先得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下面我就谈谈我在习作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引导学生在课前观察,拓展阅读,以广泛收集习作素材,并增强收集素材的兴趣。“言之有物”是成功的习作的重要标志,这里的“物”指的就是“素材”。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积累习作素材是习作成功的基石,同时加强课内外阅读,收集素材,拓宽知识面,提高课前积累的有效性。指导学生阅读与单元习作相关的书籍,并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每两周,进行一次评比或展示,激发学生阅读及收集资料的兴趣。并提高自主积累的能力,充分调动积累的主动性。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学生的作文兴趣自然浓厚了。习作指导课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交流和倾吐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1)围绕习作训练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有不少学生喜欢狗,因为狗比较常见,农民家里都养狗,而且狗又是比较忠诚的动物,容易接近。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走进狗狗的世界——观察小狗的一天”的活动,使学生接触狗、观察狗、了解狗的一些习性。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不但讲出了狗喜欢吃的食物、喜欢在哪里活动、睡觉的姿势怎样,还讲出了狗无聊时的表现、刨地等精彩的情节。有了观察,写小动物就不是什么难事了。(2)重现真实场景,培养自主表达能力。小学阶段的写景作文不在少数,如何引导学生将场景写具体、生动,并掌握动静结合的写法?在苏教版十册《参观记或游记》的习作教学中,我用摄像机将当地石龙洞和圣母山情形拍摄下来,在习作课上放给学生看。学生兴趣盎然,说个不停,不同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景物来写,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3)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激发兴趣。每个年段都有描写人物的习作,但是要求不同,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各年段习作的层次性和序列性比较明显。如苏教版十册第六单元要求学生写自己崇拜或喜欢的人,要求学生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并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引导学生通过例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会谋篇布局,由模仿到运用,逐步提高习作兴趣。(1)加强默读,提高课文使用的有效性。“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叶圣陶老先生语文教材观的核心,给我们点出了教材的示范作用。如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在学生作文之前,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重读课文,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我建议学生在有所借鉴的基础上重读课文。重读可以巩固学生掌握的描写方法,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修改的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将别人看不明白的、与事实不符的、用词不当的地方修改好。(2)解决怎么写的问题。经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基本上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下面的重点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例文的作用,用好例文,让学生比较探究,自读自悟,成为课堂的发现者。(3)增加回读范例,不局限于课文,增强范文使用的有效性。由于教材内容有限,选用的例文难免有所不足,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适当补充、拓展范文材料,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以激发写作兴趣。没有人天生就喜欢被批评的,更何况年幼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