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八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学科年级主备教师时间语文二年级金丽10月27日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而这篇寓言是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紧紧围绕单元目标,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两幅插图的不同为切入口,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读全文,然后分别学习一、四两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后,再探究其缘由,学习二、三两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把读有所悟,以悟促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因此,我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教学要求:1、在反复的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6个生字,并会写8个字;2、在反复的朗读与领悟中,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故事寓意: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一、谈话导入1、出示葫芦图片,大家见过这种植物么?它叫什么呢?2、谁知道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呢?(师用自制小卡片展示葫芦生长过程: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在演示的同时,教师口述葫芦生长过程。3、有一个人,他和我们一样很喜欢葫芦,可他种的小葫芦还没有长大,就全部掉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4、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14课(师板书:14我要的是葫芦)生读课题。二、认读生字1、真不错,老师还没有教呢,大家就都认得“葫芦”了,看样子,大家一定预习得很好了,老师相信其他的生字,大家也一定会认会读了。2、出示生字卡片“葫”“芦”“藤”“哇”“盯”“邻”生试读。3、师教读生字,并标注拼音,生跟读。4、生再读生字(齐读)。5、师擦去生字拼音,学生再试读。6、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三、朗读感悟1、在学习生字的基础上,生齐声朗读课文。2、师范读课文,生思考:这个人在干什么呢?他所做的事有成果么?(这个人在在种葫芦,他的葫芦全部都掉了)3、是啊,这个种葫芦的人种葫芦全部都掉了,可刚开始,小葫芦长出来了么?(长出来了)4、你是从哪里知道葫芦长出来了的呢?长出来的葫芦又是什么样子呢?(请在课文中找出你的答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5、生朗读这几句话,师指导朗读。(要读出小葫芦长出来带给人们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6、从刚才我们所读的这几句话中,你能找出来小葫芦生长的过程么?(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7、经过了“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这样的生长过程,小葫芦应该越长越好,变成大葫芦啊,是不是这个种葫芦的人丰收了,收获了很多的葫芦呢?(没有。)8、为什么呢?课文里告诉我们了么?(“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9、指导朗读。(要读出小葫芦掉落了,人们的伤心、失望和可惜。)10、开始小葫芦不是长的得很好么?可现在......全落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几个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叶子上的虫还用治?”11、指导朗读,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