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语的用法集锦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或者陈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者陈述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常见的关联词:既也(又);又又;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国家政府一方面要抓经济建设,一方面要抓政治文明建设。六月的天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晴。我们即既要学习好,又要把身体素质搞上去。二、递进关系:后一分句所表达的意思比前一分句语意上更进一层,或者范围更广,或者程度更深,或者情况更甚。常见的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也;不但不(不仅不)反而„„„„„„(反倒);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这个冬天不但很冷,而且下了好几场大雪。小明不仅是我们的组长,还是我们的班长。我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三、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事情或几种事况,表示要从中选择一项。常见的关联词:或者(或是)或者(或是);是还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宁肯)也不。„„„„这次的考试不是及格,就是不及格。我每天要么骑自行车上学,要么坐公交车上学。我们下午或者去洗澡,或者去打篮球我宁可不出门,也不和他在一起。与其在家一个人无聊,不如和大家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四、转折关系: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了一个弯,跟前面分句的意思相反,或对前句加以修改补充。常见的关联词:虽然(虽、尽管)但是(可是、却);„„这次试题虽然不是太难,但是得高分的还是不多。我今天本打算去公园,可是天却下雨了。尽管今天我很累,还是陪朋友去买东西。五、因果关系: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这个原因所产生的结果。这个结果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说话人所作的论断。常见的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为;因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为天太冷,所以今天大家都穿上了棉衣。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在教学上应该因材施教。六、假设关系: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另一个分句说明假设的情况实现后出现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假如、假话、假若、要是、倘若)就(那„„么、那、那就);即使(就是、就算、哪怕、纵然)也(还、总„„、仍然)。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即使没有外人的帮助,他也一样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七、条件关系: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还、也„„)我们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国家贡献更多的力量。我们只要努力了,就能得到回报。无论前进的路上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会一直走下去。不管刮风下雨,小明总是第一个到校。关联词语填空练习题1、()风吹雨打,我们()坚持到校学习。2、()成绩再好,你()不能自满呀!3、我()这么用功,()成绩还是不如你4、有人口头上()讲得很好,()行动却做得很少。5、()雨再大,路再滑,我们()要按时报到。6、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7、()怎么拥挤,他()能挤过去。8、四合院的房子与房子之间,()相互连接,()各自分开,有分有合。9、雷锋()死了,()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10、这个橡皮()我的,()李明的。11、这样的住宅()有些拥挤、杂乱,()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12、()水再上涨,江堤()有危险。13、()困难再大,我们()要坚持上学。14、()明天天晴,秋游()按期举行。14、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16、上海()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是一个科学文化中心。17、世界上的事物()有简单的联系,()有不少复杂的联系。18、诚实是美德,()做什么,()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19、()想参加书法培训班,()得主动提出申请。20、()靠别人,()靠自己。21、刘胡兰()牺牲自己,()不出卖同志。22、星期天你()去公园,()去奶奶家。23、妈妈()看电视,()织毛衣。24、做事()坚持不懈,()成功。25、小明()学习好,()体育也很棒。26、我()写完了作业,()写了些课外题。27、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