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三年级李田如今,各种信息资料多而杂,要想从中获取自己有用的信息,必须具有超强的阅读能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近年来阅读教学的实践,我从中体会到:教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我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一周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刚开始,我总是第一个讲,慢慢地,学生的兴致高了,我就成了听众,学生每讲一个故事都有所收获。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浅显易懂的书刊进行浏览阅读,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小学生阅读时逐字逐句而且要读出声来,速度非常慢,于是我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1、浏览法:对一些浅显易懂的书刊进行浏览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增长知识。2、速度法:为了获取某一信息、解决某一问题、了解某一知识,可以快速翻阅资料,选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3、精读法:一些声情并茂的佳作、与学习密切相关的章节、优美的段落要精读,品味其中的好词佳句,体会其中的内涵,揣摩其中的布局谋篇。三、了解文章体裁的特点各种体裁都有自己的特点,掌握他们的特点,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如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其语言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一般每篇童话都揭示相应的道理。四、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发展思维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通过比较阅读可以温故而知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认真备课,加强自身语文修养教师的语文修养和上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教师上好一节成功的关键。它可以使课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等,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学生因有兴趣才愿意学习语文,才会提高阅读能力。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遁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是这个学习的主体。因小学生年龄小,主动性差,教师要引导他们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阅读能力,用这些方法及巩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也为以后进一步学好语文,提高读写能力,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