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对父母不同的爱的深切感悟。二、学会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精髓,从读中受到感悟。三、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四、学习文章中的口语式的语言。教学重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感悟。教学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点1:学习和运用课文的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一、揭题:出示:“精彩极了”“糟糕透了”1、师:读读这两句话并说说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听到过这两句话?当时你的心情如何?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二、解题:师:同学们,课文的题目很有意思,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可能会说:么加上了引号。2:精彩和糟糕意思相反,它们是一对反义词。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什么联系?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两种片面的评价,都是极端的评价。)师: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三.学习生字词: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并说说部分词语的意思。(一)出示带拼音词语读一读,并说说部分词语的意思。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二)说一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笔画并写一写,展示。四.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一)指名读部分重点句子。(二)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画下来。(三)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四)你们觉得这一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写了一首诗,母亲对此表示赞扬,父亲则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在这两种评价中成长为一名大作家。)五.品读文章,体会情感。(一)读一读,找一找,写一写出示:自由读课文,找出母亲和父亲看到这首诗后的反应(动作、语言、神态)以及“我”的表现的语句,请用不同的线条画出,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标注在书上出示:母亲的反应~~~~~~父亲的反应———我的表现(二)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三)学生交流展示。(四)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点拨引导(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1)语段一:“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2)语段二: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3)语段三:“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听起来好象对一个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涵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4)语段四: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五)、学习课文写法,课堂进行小练笔。师:我们刚才通过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已感受到了人物的内心,这种写法真不错,我们也来练习一下这种写法。落实教学点1:(一)(1)听到这个好消息,我——————————————————。(2)看到妈妈买生日蛋糕,我————————————————。(3)拿着不及格的卷子,我————————————————。(4)等了半天,他也不来,我————————————————。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语言,辨析人物的心情,读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二)1、小练笔: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六、布置作业,体会情感。1.有情感朗读课文。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否与小巴迪有一样的经历。七、总结。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