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活动方案设计(模板)研修主题当堂达标与学困生转化背景原因学困生可谓校校都有、班班可见,学困生转化也是教师很棘手问题,其转化学困生的方法简单粗暴,效果不佳。就本校现状学困生屡增不减,这直接影响到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当堂“达标率”达不到理想水平。学困生转化问题亟待研究与探索。活动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探索学困生形成的原因。(1)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探索学困生能基本掌握学习的方法,能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的信心的方法策略。(2)通过本课题的实施,让学困生学会课堂上交流、合作与讨论等参与方式,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沟通情感,取长补短,使每位学困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方式得以优化,从而促进课堂效率提高。(3)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学校摸索出一条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培养学困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新路子,探索学困生学习方式优化的新方法、新策略。活动步骤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和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1)启动探索阶段(2011年3月—2011年5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011年2月—2011年3月)。小课题申报(2011年4月—2011年5月)当堂达标教学与学困生转化小课题研究;(2)探索实践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2月)对当堂达标教学与学困生转化小课题实施研究,解决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结题鉴定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对本单位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结题鉴定。研究方法设计1、文献法课题组成员统一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为从事课题研究提供正确可靠的理论依据;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学困生研究的已有成果、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我校课题研究的经验借鉴。2、问卷调查法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家庭状况、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情况,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建立个案登记表,首先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其后对其施加影响并跟踪观察,从观察记录中作出深入的理性分析研究,得出比较科学的事实结论。3、案例分析法。把转化过程中成功的事例形成个案,逐一分析,找出前后差距,总结经验。4、经验总结法。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对各阶段或全过程研究进行分析概括,揭示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最终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学困生工作经验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