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讲中精读瓦店集学校裴红杰有人将语文教学的问题概括为“三少一多”,即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量少、练习册多。什么原因使语文教学效率低呢?原因就是“读少了”。一堂语文课上,学生读书时间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繁琐的分析占去了,使学生的阅读量无法增加,阅读速度也大受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无从提高。培养阅读能力、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而不是在听教师讲解中学会阅读,这正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在如何改革语文教学的讨论中,许多教师深刻地意识到,少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少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的一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习惯于反复讲、详细讲、全面讲的教师,要从繁说细讲中解脱出来,大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要改变语文教学现状,必须走出作品分析的模式,在精讲中精读,语文教学要喊响读书的口号,学生在书中“泡”久了,必然会积淀出身后的文化底蕴。在阅读教学中,读的过程是贯彻始终的“经线”,字词句训练是“纬线”,经纬交织,相互渗透,才是阅读教学理想的结构和模式。我们广大教师要做到“不熟读课文不开讲”,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再讲一讲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把课文读懂了,再要求读的有感情;真正读到流利、有感情了,再要求背诵;最后,再安排一些练习,如复述、造句、片段仿写等,最终达到要求背诵的,人人会背,要求会写的,人人写得出。给学生一片蓝天,让学生在阅读世界中自由飞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