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B(原文说,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2.C(“要素”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三教不可或缺,是说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3.B(A项中,原文无“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这一说法C项“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错,只儒、道二教即有互补;D项中,“中国固有的学问”这是比“儒道两家”大得多的概念,不可混淆,且“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为“主要是讲人生哲学”)三9.D(疾:憎恨)10.C(A用,介词/凭借,介词;B就,表顺承,连词/反而,表转折,连词;C替,为介词;D于是,表顺承,副词/竟然,表转折,副词)11.C(④表现穆宁有威严;⑤指继任和州刺史的人诬陷他)12.C(“在任时有大量逃户”是被别人诬陷)四、13.⑴郡守害怕激怒叛贼而使自己丢了性命,所以当即解除他的兵权,并撤掉他所代理的官职。(4分。“恐”、“夺”、“摄”,句意通顺各1分)⑵你紧闭粮仓不予救济,想使我的军队溃散吗?(3分。“廪”、“溃”,句意通顺各1分)⑶时势不容纳我,我也不会舍身曲从时势,又凭什么来进取呢!(3分。“容”、“徇”,句意通顺各1分)二、4.B、指同等看待,相提并论。(A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C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D气息奄奄: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5.B【解析】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A.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C.通权达变:为了应付当前的情势,不按照常规做事,而采取适合实际需要的灵活办法。D.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深意长。6.B(A成分赘余,去掉两个“因为”;C搭配不当,“工程”与“服务性行业”不搭配;D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7.B【解析】A项不合逻辑,递进关系颠倒,改为“不仅再现了一个优秀写作者的艺术功力,而且体现了一个真正思想者的风采”。C项成分残缺,在“无噪音”后加“的原则”。D项搭配不当,全句的主干为“孔子形象,打破……思维习惯,受到……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孔子形象……获得国家奖项”不当,应是“动画片《孔子》”“受到关注”获得“国家奖项”,可以将“塑造的”改为“塑造了”。8.C【解析】④接上“夜读之苦”,②①⑤是从大到小的顺序,③是问句。9.B【解析】重点推敲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抓住“却”“因此”“而”“即便”“也”等关键词来排序即可。四、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待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11.①第一段写"我怕父亲",为下文定"父亲"对"我"的爱(1分)作反衬(1分);②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1分)作铺垫(1分);③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1分)。12.①乐观(开朗)的性格②富有生活情趣③热爱(敬重)民间文学④煞费苦心地培养儿子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和技能。或:煞费苦心让儿子在画画方面开阔眼界。(6分。四点中,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13.①父子之间感情有隔膜②父子之间文化教养存在差异③父子之间生活环境有差异④父子之间的年龄发生变化⑤父子之间地位发生变化(8分。五点中,每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14.这段景物描写着力渲染了一种凄清的环境气氛,表达了"我"的一种离愁。(6分。"凄清气氛"3分,"离愁"3分。)(3)①檀香山神店谷纪念陵园有一处占地约2m平方米、绿草如茵的山坡。②张学良先生与前年谢世的夫人赵一获合葬在这里。③他曾为结束十年内战、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过巨大贡献。(6分。每个句子表述正确,各得2分。如果句意不连贯,扣1分;如果不以"檀香山神店谷纪念陵园"开头,扣1分。)【构思点拨】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