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红军》说课稿水冶镇北环路小学董瑞娟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水冶镇北环路小学的董瑞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盼红军》,我准备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一、设计理念小学音乐新课标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努力为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教学中我以听、唱为主,把情感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表现与创造,使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音乐的乐趣。二、教材分析《盼红军》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8课的《百花园》,课型为综合课;在我国战争时期,老百姓为了表达对红军的爱戴,盼望红军早日到来,他们把流传于四川南坪的民间小调《采花》改编为了《盼红军》,这首歌采用2|4拍,羽调式,歌词朴素、精炼,多次使用切分节奏,充分体现了四川人民期待红军早日到来的殷切心情。三、学生情况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对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在知识经验上,大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可能会欠缺一些,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整体的感受。四、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盼红军》,使学生了解红军与人们的鱼水情;2)掌握歌词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3)能用轻巧抒情的声音正确地演唱歌曲。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盼红军》。教学难点:学生对切分音的掌握。五、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法;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讨论、合作、创造……六、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情境导入、聆听歌曲、演唱歌曲、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五个环节。1.情境导入: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我首先播放几首学生应熟悉的民歌片断:《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凤阳花鼓》(安徽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听完后,请学生说说这里哪里的民歌;然后我给学生播放在大自然中百花盛开的景象,并给学生讲解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而在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歌曲很多,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盼红军》。2.聆听歌曲:为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初听之前,我给学生提出问题: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请学生在初听后作出回答。再听的目的是掌握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对比法。首先,我请学生把歌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节奏在书本上用曲线画出来;然后学习切分节奏的拍击;我板书两种节奏型并拍击(XXXX和XXXX),请学生进行比较异同,并跟随老师学习拍击。3.学唱歌曲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为了使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并且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主要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首先请学生认真听范唱,中间可轻声哼唱,然后老师让学生逐句听琴学唱,并慢慢加入歌词;最后学生可自主设计演唱形式,如:集体唱、小组唱、个人演唱等。4.扩展延伸为了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我根据本课的内容及情绪鼓励学生进行即兴创编活动,可自制打击乐器,自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并请同学做出评价。如时间充足,还可请些同学上台演唱歌曲,让喜欢跳舞的学生为之伴舞。5.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盼红军》,不仅学会了切分节奏,体会了红军与人们的鱼水情深,而且还了解了不少生活和生产知识。同学们也通过表演歌曲,感受了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先生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希望音乐能成为你、我的朋友!这就是我对本课的一些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