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四年级王莉(市能手示范课)【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角的分类,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分类的基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材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索规律,概括出一般结论,即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接着说明应用这一结论,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初期掌握了量角的方法,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也层量过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尝试过用三角板拼角。本学期学生又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分类,这些知识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奠定了基础。【资源利用】1.多媒体课件2.三角形、一副三角板【教学目标】1.学生动手操作,通过量、剪、拼、折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2.在探究过程中,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通过交流、比较,培养策略意识和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3.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思维提升的过程,激发求知欲和探索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难点:用不同方法探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导入新课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师:你都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师:除了你们知道的这些知识外,三角形还有许多奥妙,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板书生读题)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师:老师把同学们的问题整理了一下,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几个问题:1、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2、三角形有几个内角?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开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思考,为学习探究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动手操作,探究验证1.准备铺垫(1)理解“内角”。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内角?谁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我们把这些角叫作三角形的内角。)师:一个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呢?(三个)为了方便,我们将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编上序号1、2、3,读作∠1、∠2、∠3,请同学们给自已手中的三角形每个内角标上角的序号.(2)理解“内角和”。师:那我们再来想一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指的是什么呢?(生: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对了,∠1、∠2、∠3的度数和,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演示)2.师: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师:这些都是同学们自已的猜想,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去证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里,教师先让学生大胆猜测,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诱发探究欲望,为后面作了很好的铺垫。2.实践验证(活动一)师:出示学习要求:①同桌合作动手实践。②一人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另一人协助并做好记录。③最后要求计算出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填在表格里。④同桌讨论:你发现了什么?3.汇报结果,提出问题。师:你有什么发现?生:我们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和都在180°左右。师:三角形的内角和会不会就是180°呢?由于测量有误差,我们采用别的方法来证明这个推论。3.活动二(剪拼)师:你还有其它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①学生操作。②展示结果。③师: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师:平角是多少度?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总结: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活动三(折一折)师:通过剪拼,我们发现刚才的推论是正确的,进一步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现在我们再来进行另一种验证,证明我们的发现。学生操作汇报后,课件演示。师:通过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现?师生达成共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5.活动四(质疑)师:对于这个结论谁还有疑问?如果学生没有老师提出质疑: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样吗?生实践,取消质疑后,去掉板书上的问号,引导学生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