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八佰观后感八佰观后感仔细品尝一部作品后,信任大家的收获确定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八佰观后感,欢迎阅读与保藏。八佰观后感1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日军侵占上海,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作为上海最终一道防线,英勇反抗了四天四夜。第1页共59页电影的名字是八佰,之所以是“佰”而不是“百”,我的理解是“佰”更能体现人文主义,歌颂人的精神。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呈现的画面,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无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骄傲相交杂的心灵撞击。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生气。“天堂”充斥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溢了第2页共59页不屈与坚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狱,而“地狱”承载的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影片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真实,并不是单纯的非黑即白,而是掺杂许很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无意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正是这种对民众按部就班的叙述手法,从麻木愚昧到感动再到奋起反抗,直击观众内心许多人的眼泪也是从这一刻起先流下来的。坐着说话不腰疼的戏子起先为英雄们擂鼓呼喊,平常吊儿郎当的赌场小伙儿明知必死无疑却要第3页共59页冒死过桥送电话线,隔岸看戏的洋人拿起枪加入抗日的队伍……这些显明的反差无不催人泪下。然而《八佰》的爱国,又是一种极受争议的爱国,正如黄晓明出演的特派员所说“他们的热忱,变更不了战局”,与其无谓的牺牲,不如退避三舍,韬光养晦,但是假如不是这一场场看似实力悬殊的坚韧反抗,怎么能激起四万万国民共同抗日的热忱,如何能取得宏大成功?所以八百战士的这一场战斗,是必输和必要的战斗,进退两难,左右犯难。电影终归是电影,有太多无法表达的东西,也有太多经过艺术处第4页共59页理过的情节,战士们浴血奋战更像是一场做给全世界的表演,冲桥片段也略显浮夸,活下来的人都被关进租界的战俘营……敬重客观史实很有必要,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运用一些处理手法也无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我们观赏了一部好的作品,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化课。八佰观后感2今日上完了周末补习班,妈妈答应我的要求,带我去看新上映的电影《八佰》。电影起先之前的氛围让我震撼,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屏幕,现场气氛宁静,虽然还没有起先,甚至屏幕还没有亮,大家都特别期第5页共59页盼,因为中国军人值得被期盼。随着宁静的氛围,电影起先了,片头的故事就特别激烈,被冲散的队伍好不简单可以休息休息,可是却看到了日本人对中国军人处刑,刑法恶劣,不忍直视,被发觉后也没能逃躲毒掌。仅有的400军人在四号仓库,意味着中国军人要面对四万日本军人,他们为什么要选择留在仓库,就是为了身后的平民,为了他们中国军人没有退缩,英勇反抗。四意味着死,中国军人也有家,有妻有儿,可是他们肩负重任,在他们眼里只有国家,把生命于不顾,把身体当作一张纸,一个抗日工具。第6页共59页一河之隔,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原本的农夫也渐渐大胆,拿起枪对准敌人,拉起坂口。谁都会期盼天堂,就如现在的我们,没有中国军人的守护,我们可以在中国生活的舒舒坦坦吗?不行能的。军人也不想死,但是他们死了,死的人就会更多。中国军人在那么小的仓库里面对敌人的百万大军,日本人用车,用芥子毒气,用战斗机……可是中国军人只有一把枪,一副精疲力竭的身体,但是却可以守住好多天。电影中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湖北,年纪可能和我差不多,甚至更小,可是他并不胆怯,他的那一句话让我触动:老子不怕——一个正直上学堂的孩子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他原本可以在家里好好学第7页共59页习,可是天有不测风,日本的侵略导致他们无论可退,只好为了国家做点什么。诸子长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