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刘静兰州市第六十三中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刘静兰州市第六十三中学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采自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生态系统》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通过前面五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于生物的基本类别: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有了相当程度地了解。充分体会到了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但是关于这些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即生态系统的这个本源性问题,学生并不清楚。在这节课中,我将就这个问题和学生展开讨论。该节内容所在的第十九章整体都在讲述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可以这样说,第十九章学习之后,学生关于地球的生物知识体系才算初步建立起来,那么本节作为本章的开篇——本节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地球上现存生物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学生初步的生物相关知识体系的建立也即将完成。作为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同时,我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而本节课的内容,由于联系到一些学生在初一就学过的知识,所以相对前几章内容来说,知识层次比较遥远、有些生疏。因而,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讨论法、活动法的方式展开。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本节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以及多媒体动画的展示,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三、教法设计新课标要求,“生物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和食物网,关于这个问题学生不可能亲自去探究,但是学生可以做到探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逐步地了解这个问题。因此,对于该节课程,我的主要思路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去思考、去讨论、去学会自行推导结论。四、学法设计依据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方法以及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参与式教学方法。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及其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食物链、食物网中生物捕食关系的猜想和讨论,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阅读和对知识短片的观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物富集问题的探讨(日本水俣病视频的观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精神。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教学难点: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七、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态系统的组成手工粘贴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新课引入看图猜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提问引导调动学生学习气氛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启发学生这些俗语包含在生态系统中,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合作学习活动一:学生通过对所猜俗语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的认识,讨论如何用箭头的生物学语言来表达这些俗语(培养学生的推导能力)树→蝉→螳螂→黄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上黑板书写教师指出不足师生共同进步食物链和食物网启发学生总结,书写规范的食物链的要点:1.起点:绿色植物2.箭头:符合取食关系3.箭头方向:由被取食者指向取食者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教师在之前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总结要点启发学生提出食物链的概念练一练:下列食物链的表述否正确1.阳光水稻害虫青蛙2.水稻害虫青蛙3.水稻青蛙害虫通过一道题目及时进行知识点掌握情况反馈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食物链和食物网合作学习活动二:分组完成课本103页讨论1.按取食特点将图中生物分类。2.用箭头表示这些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合作学习活动三:分组讨论刚刚完成的图中有多少条食物链。(8条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条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