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石门中学、顺德一中、佛山一中三校-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9页,3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A.1980年B.年C.年D.2025年2.~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A.老龄人口增加B.企业用工成本上升C.少儿比重上升D.人口总数减少3.我国继年12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又在年10月,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此项政策将使我国今后几十年中A.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C.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D.城市环境问题得到缓解【答案】1、C2、B3、A【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影响,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各题。4.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乡村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5.~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安徽、江西、贵州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北京、上海、广东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安徽、江西、贵州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北京、上海、广东的城市化水平【答案】4、C5、B考点:人口迁移的方向,对区域人口老龄化,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根据下表,回答下列各题。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年~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0.35%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2300万人年~年常住人口增加604万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3000万人年常住人口1961万人6.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大量外来人口迁入C.人口平均寿命延长D.自然资源丰富7.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A.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B.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C.环境承载力为1961万人D.人口合理容量为2300万人8.为有效控制北京市常住人口的过快增长,应当压缩A.普通服装工业B.电子芯片工业C.金融服务业D.文化创意产业【答案】6、B7、D8、A考点:区域人口增长快的原因,主要治理措施,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年地理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B地形成村镇最可能的条件是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C.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素质高10.下列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图中D城市相似的是A.武汉B.抚顺C.株洲D.桂林【答案】9、A10、B考点:聚落形成的条件,影响城市形成发展的因素。11.下图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曲线图,图示时间段的中期和后期,推动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分别是A.农业、工业B.采矿业、工业C.工业、第三产业D.农业业、第三产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图示时间段的中期,工业化水平高于城市化水平,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是工业。后期,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此时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推动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是第三产业。C对。考点: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苏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C.南京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D.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南京覆盖13.下列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城市化进入了后期成熟阶段B.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C.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D.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14.目前上海的人口容量已接近极限,影响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B.地区开放程度C.人均资源消费水平D.科学技术水平【答案】12、B13、C14、A13.该区域城市化进入了中期发展阶段,是工业化阶段,A错。区域内矿产资源缺乏,资源开发不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错。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C对。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错。14.目前上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