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朱苗苗单位(学校):杨家坪学校授课班级:五年级章节名称9.25七律长征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5-6年级学段:(一)1;(二)1、4、7;本节课教学目标:1.认识“礴、丸、岷”等三个生字,会写“丸、崖、岷”等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2.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及关键字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多媒体资源,经历朗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4.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9.25-19.25-29.25-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礴、丸、岷”等三个生字,会写“丸、崖、岷”等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2.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及关键字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借助多媒体资源,经历朗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1.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获取信息,读课文,看注释,品读诗句,看图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教学难点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结合历史资料,品读诗句,体会人物感情。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25-125-225-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件1(文字图片、视频)课件2(文字、图画、视频)课件4(图片、音乐、文字)生字词诗的朗诵视频长征相关图片KA、C、HBB、F、HB、F、HF掌握生字音、形义;理解词语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及关键字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10分4分5分自制网上下载自制网上下载网上下载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板书设计25、七律·长征远征难只等闲万五岭腾水乌蒙走英勇无畏千金沙江暖山大渡河寒乐观向上雪山喜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探究型教学过程结构:一.激趣导入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1、欣赏2、组织语言,同桌交流、回答。你对长征了解有多少?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课件1开始《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以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SETC·S:第三学段课程标准:5-6年级(二)1、4课件2欣赏长征路线图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1读七律有关内容二、背景知识1读七律有关内容课件3三、内容探究听老师划分节奏.听范读。自读4.自读展示。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感情朗读。1.讲解七律2.朗读指导SETC·S:第三学段A5课程标准:5-6年级(三)2SETC·S:第三学段A3课程标准:5-6年级(二)1、4课件4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1.给下面的图片配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句,并说说理解。自己通过图画配诗加深对诗的理解课件5感受红军不把长征的困难放在眼里并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形象。总结诗的意思课件6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1.思考,组织语言。2.交流1讲解寒暖对比2“不怕”“等闲”体现了红军怎样的气概?3“更喜”“开颜”体现红军什么心情?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感受到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结束SETC▪S:第三学段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