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第一轮复习科目思品课题做自立自强的人课型新授课主备人王帮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境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过程与方法1.自觉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自觉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重点1.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境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难点1.自觉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检查预习【训练题】(一)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1.,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2.,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3.青少年怎样才能自强?⑴;⑵;⑶。4.自强精神的表现有哪些?(1);⑵;⑶;⑷。二、设问导学、小组合作教师设置以下问题:【考点解读】1.什么是自立?自立意味着什么?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意味着要独立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着要自主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2.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1)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2)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3.什么是自强?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4.自强精神的表现?(1)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2)自尊自爱,不卑不亢;(3)勇于开拓,积极进取;1(4)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5.自强的意义?自强,进取的动力。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自强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青少年要自强不要自弃。6.青少年怎样才能自强?(1)树立正确的理想;(2)战胜自身的弱点;(3)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三、展示反馈、点拨指导(二)基础应用:单项选择:1.2011年10月10日,国家教育部对北大、清华等5所高校的大一学生做了“我会独立生活”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86%的大一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这项调查旨在()A.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自强B.不会独立生活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很正常C.学生应以学习为重,其他的都不重要D.要学会自立,拒绝家长的任何帮助2.人生需要自立,青少年学生养成自立能力最基本的要求是()A.立足于自己的当前问题,从小事做起B.回避与同学的沟通交流,不需要同学们的帮助C.放弃自己的见解,盲目从众D.拒绝老师的一切教诲3.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这告诉我们()A.有自信就必定能够取得成功B.自信是期望得到他人或社会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C.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基石D.自信是青少年心理品质的基本特征之一4.学会自立,是人生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为此,我们应该()A.依靠父母,完全顺从父母B.摆脱父母,也拒绝他人帮助D.我行我素,不受任何约束D.告别依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多项选择:5.某高校在2012年的寒假家长座谈会上,号召全体学生向家长,向社会承诺:“我们是90后!我们不是啃老族!”这些学生的行为()A.表明他们独立意识增强B.有助于磨砺坚强的意志品质C.有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D.徒有形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6.“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杨帆,在被诊断出患有脑肿瘤,经历了开颅手术、放化疗之后,她没有悲观失望,反而更加热爱生活,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坚持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杨帆的事迹启示我们()A.人生当自强B.自强对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C.这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D.自强是通往成功的阶梯7.“你只管读书,别的事情都由我们来做。”父母常对小刚说这句话。对此不正确的看是()A.子女学习任务重,父母理当如此B.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自立是成年后的事C.自立人生少年始D.这是父母在尽抚养子女的义务8.在我国各省市的重点中学有“宏志班”,专门招收那些学习成绩优秀但家庭条件困难的高中生。这些学生“人穷志不短”,经过努力都能升入理想的大学。这说明()A.自强是进取的动力B.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C.人生自强少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