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糖、脂肪、蛋白质、核糖)小结静水流深九月雨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七学习代谢的技巧和要求概念反应过程:起始物、重要中间产物、重要反应(限速酶催化的反应、产能与耗能反应)反应部位:器官,细胞定位生理意义:如生成ATP的数量代谢调节:主要调节点,主要变构抑制剂、变构激活剂各代谢之间的联系和调控血糖食物糖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糖异生氧化分解CO2+H2O糖原合成肝(肌)糖原磷酸戊糖途径等其它糖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脂肪、氨基酸一、血糖来源和去路二、血糖水平的调节1.肝的调节作用2.神经系统的调节*主要依靠激素的调节同一片蓝天·生物化学特点:1、分解和合成大部分是细胞内发生的多步骤的酶促反应而进行的;2、伴随着能量变化,主要由ATP(其次GTP、CTP、TTP)表示;3、各种物质代谢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4、存在整体水平调节、激素水平调节和细胞水平调节(基础)。糖代谢的概况葡萄糖酵解途径丙酮酸有氧无氧H2O及CO2乳酸糖异生途径乳酸、氨基酸、甘油糖原肝糖原分解糖原合成磷酸戊糖途径核糖+NADPH+H+淀粉消化与吸收ATP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己糖的生成6C→6C磷酸丙糖的生成6C→3C3-磷酸甘油醛转变为丙酮酸并释放能量3C→3C丙酮酸乳酸丙酮酸还原为乳酸3C→3C11步酶促反应,11个酶,其中3个属于限速酶E1:己糖激酶E2:6-磷酸果糖激酶-1E3:丙酮酸激酶NAD+乳酸糖酵解的代谢途径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2E1E3NADH+H+产能的方式和数量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净生成ATP数量:从G开始2×2-2=2ATP从Gn开始2×2-1=3ATP终产物乳酸的去路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分解利用乳酸循环(糖异生)糖酵解小结糖原二、糖酵解的调节关键酶①己糖激酶②6-磷酸果糖激酶-1③丙酮酸激酶调节方式①别构调节②共价修饰调节适应环境(内外环境)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oxidation)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第页共21页2同一片蓝天·生物化学第一阶段:丙酮酸的生成(胞浆)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线粒体第三阶段: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TAC)也称为柠檬酸循环,由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含有3个羧酸的柠檬酸,反复的进行脱氢脱羧,使1分子乙酰基彻底氧化,再生成草酰乙酸而形成的一个循环。所有的反应均在线粒体中进行。二、有氧氧化生成的ATPH++e进入呼吸链彻底氧化生成H2O的同时ADP偶联磷酸化生成ATP。胞浆中NADH的氧化:1.α-磷酸甘油穿梭呼吸链及生成的ATP数琥珀酸氧化呼吸链2ATP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呼吸链及生成的ATP数NADH氧化呼吸链3ATP三、有氧氧化的调节关键酶①酵解途径:己糖激酶②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③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合酶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异柠檬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酶辅助因子(维生素)丙酮酸脱氢酶TPP硫辛酸乙酰转移酶硫辛酸二氢硫辛酸脱氢酶FAD、NAD+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酶辅助因子α-酮戊二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相似硫辛酸琥珀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四、巴斯德效应巴斯德效应(Pastuereffect)指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的现象。*机制有氧时,NADH+H+进入线粒体内氧化,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而不生成乳酸;缺氧时,酵解途径加强,NADH+H+在胞浆浓度升高,丙酮酸作为氢接受体生成乳酸。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PH+H+,磷酸戊糖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第页共21页3同一片蓝天·生物化学磷酸戊糖途径5-磷酸木酮糖C55-磷酸木酮糖C57-磷酸景天糖C73-磷酸甘油醛C34-磷酸赤藓糖C46-磷酸果糖C66-磷酸果糖C63-磷酸甘油醛C36-磷酸葡萄糖(C6)×3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C6)×36-磷酸葡萄糖酸(C6)×35-磷酸核酮糖(C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