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一、概论•二、青少年的生理特征•三、营养需要•四、饮食供给•五、特殊营养需求•六、青少年常见营养相关问题•七、迎考和考试期间的膳食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是指伴随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和生殖能力具备的一系列身心突变期。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各方面都显示出与儿童期大不相同的持点。年龄大约在10—20岁之间。一、青少年的生理特征1、生长迅速代谢旺盛(身高、体重、内脏)2、身体成分发生变化(15%、19%;15%、22%。)3、性发育成熟(月经、遗精、第二性征)4、心理发育成熟(节食)二、营养需求•青少年正值青春期,合理营养是保证他们顺利通过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突增期的物质基础。•智力发育受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其中,充足、合理营养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有3个衡量要素:必需营养素的摄入要足量、稳定、均衡;科学安排膳食;防治各种妨碍营养素摄入、消化和作用的营养性疾病。从儿童脑发育的角度来看,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种营养摄入的方式:1、足够的热能•青春期的孩子活泼爱动,体内合成代谢增加,跃进式的生长使机体对热能的需要达到一生需要的高峰。热能如供给不足,易发生营养不良、体重低下;摄入过多又可引起肥胖等问题,故热能供给要适宜。•我国青少年热能供给量女性为:2300~2400kcal•男性为:2400~2800kcal。2、优良蛋白质•青春期机体组织、肌肉增长很快,性器官迅速发育接近成人,因此需要供给充足、优质的蛋白质。供给量为80~90g/d,与热能供给一致,均是一生需求的高峰,蛋白质供热比应为13~15%。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不仅要考虑生理状况,也要注意影响蛋白质代谢的因素,如膳食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适宜的热能摄入,机体营养状态及疾病等。3、矿物质•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骨骼、肌肉、红细胞等的迅猛增长,矿物质需要量增加,尤其是对钙、铁、锌的需求。但调查显示,此类矿物质的摄入量却往往低于供给量,因而要加以注意。(1)钙•机体的钙约99%存在于骨骼中,青少年骨骼生长迅速,因而钙需要量增加,个体之间骨骼大小不同所需钙量不同。一般成人骨量约45%是在青春期获取;此阶段钙营养状况良好,有助于骨密度峰值的提高,可减缓老年时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根据国外研究,青春期平均每日需存留钙300mg,如以食物钙吸收率为30%计算,则在此骨骼生长最活跃阶段,至少每日需要钙1000mg。•各国钙供给量差别较大WHO推荐:•11~15岁少年每日摄入600~700mg,•16~19岁为500~600mg,。•美国推荐为:1200mg。•我国钙供给量:•12岁为1000mg,•13~15岁为1200mg,•16~17岁为1000mg,•18岁为800mg。含钙食物:奶和奶质品,豆类、绿色蔬菜也是钙的较好来源。可以连骨或壳吃的小鱼、小虾及一些硬果类含钙也较多。(2)铁•青少年不论男、女均需要更多的铁以合成大量新的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男性瘦体重增长明显,每增加1kg体重需要42mg铁,女性则为31mg。但女性月经来潮,一次月经量平均40ml,可损失铁约1.2mg/d,因而青春期铁的供给量女性高于男性。机体铁的需要量除受性别影响外,还与体型大小有关,体型越大所需铁量越多。据调查,青少年中铁缺乏多于缺铁性贫血。•一项来自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女生学习下降与贫血有关•女性:14—18岁25mg/d(适宜摄入量AI)男孩:14—18岁20mg/d(适宜摄入量AI)含铁食物:红糖、蛋黄、发菜等。含铁食物:红糖、蛋黄、发菜等。(3)锌蛋白质合成需要锌,因青春期由于生长迅速及性的成熟,锌尤为重要。锌缺乏会使生长迟缓、性发育不佳,补充锌可促进生长及性成熟。•含锌食物: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干果类、麦麸、花生等。(4)其他矿物质•其他矿物质如碘、镁、铜、磷、铬、氟、硒等也不能忽视。如碘是甲状腺素的成分,是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对生长发育和智力的发育有重要意义。在青春期碘的需要量增加,缺碘可导致甲状腺肿。•自然界中含硒食物是非常多的,含量较高的有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其次为动物的心、肾、肝。蔬菜中含量最高的为金花菜、荠菜、大蒜、蘑菇,其次为豌豆、大白菜、南瓜、萝卜、韭菜、洋葱、蕃茄、莴苣等。4、维生素全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膳...